黄河结冰,在天气寒冷的情况下并非不可能。但是眼下的天气恐怕很难。况且就算三天之内结冰,也无法渡河,冰层太薄,人马岂能渡过。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冻结个三五天甚至更长时间,根本不敢冒险。
拓跋顺信口胡诌,其实根本就是不赞成追击,将之归结为天意,倒是让人难以反驳。
“哈哈哈,好一个天意。南安王,平素你浑浑噩噩,今日倒是提了个有趣的主意。也罢,那便看天意如何吧。若天意在我大魏,则追击必胜。那便是我大魏灭燕进军中原之兆。就这么定了。”拓跋珪大笑道。
拓跋顺拍着肚子笑道:“大王英明。我看,散了吧,三天之后,再看结果。”
拓跋珪摆手道:“散了散了,看天意如何。”
众人议论纷纷,各自散去。拓跋虔却站在那里黑着脸不肯走。
拓跋珪道:“陈留王怎么了?有什么话要说么?”
拓跋虔道:“大王,你若不肯追击便直说,何必听拓跋顺的胡言乱语。三日之内就算黄河结了冰,也不能渡河。这不是错失良机么?燕军溃败,此刻不追击,他日大王必悔之莫及。”
拓跋珪呵呵而笑道:“陈留王,我知道你的心思。你怎知我不愿追击?只是在这件事上,上下意见要统一,免得争执不下。我大魏兵马作战,向来是要上下同心,同仇敌忾,方可取胜。我可不希望看到意见不一,心有不快。这对作战也不利。”
拓跋虔道:“可是……”
拓跋珪摆手打断,自顾道:“况且……天意这种东西,确实可以为我所用,增强信心和士气。若所有人都知道天意在我大魏,还有什么好怕的?我将来行事也更方便些。中原之国的君主都喜欢说自己是天之子,难道我便不能是上天之子么?那些百姓,不都吃这一套么?”
拓跋虔脑子一时转不过弯来,听得糊里糊涂。
拓跋珪也不多加解释,沉声道:“拓跋虔听令。”
拓跋虔一惊,悚然道:“大王吩咐。”
拓跋珪凑近拓跋虔的耳边,低声道:“这样寒冷的天气,黄河很快就要结冰。只是河水流淌,不易聚合冰冻,需要一些助力。命你今晚带人以长草浮木撒于江面,以粗索拦截滞留。一旦结冰,便可冰冻不解。三日时间,冰冻尺许不成问题。呵呵,所谓的天意,何尝不是事在人为?”
拓跋虔惊愕瞠目,一时不知说些什么。常识可知,漂浮草木的河面更易冻结,因为冰层需要有附着之物,否则很难冰封,除非极寒。撒草木聚拢,更易冻结河面。
大王这是要促成河面结冰,他根本就是决定要追击的。
“大王,你瞧好吧。天黑之后,我便行事。”拓跋虔道。
“另外,传令下去,兵马做好追击的准备。这几日多喂些精料,多弄些羊肉给将士们吃,发放御寒毛皮。追击之路漫长,可要做好准备。”拓跋珪道。
“遵命!”拓跋虔沉声再道。
“光是这些还不成,就算河水结冰,也起码需要数日才能渡河。届时他们已经逃到数百里之外。燕军现在恨不得赶紧退回燕国,不能让他们顺利离开。放出鹞鹰,传令拓跋仪拓跋遵,命拓跋仪率骑兵追击,命拓跋遵于前方堵截。不必和他们正面交战,只需滞留阻碍他们的行程,拖延一天都有利于我大军追上他们。”拓跋珪道。
“遵命!”拓跋虔大声道。
“去吧。即刻行事。”拓跋珪摆手道。
拓跋虔大声应诺,兴高采烈的行礼离开。
拓跋珪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喃喃道:“想走就走,想来就来?当我大魏是什么地方?此番必要你们有来无回。不但如此,歼灭你们的大军之后,下一步,我要去燕国的中山城区瞧一瞧,看看河东之地,看看中原的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