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7章 论战

大明墨客 谁家郎 1117 字 2022-09-04

第0147章论战

刘伯温再怎么被后世的各种传说神化,他也是人,也是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人。

在当时的这个时代,人们的思想深受儒家影响,怎么着也不能跟后世的人思想所趋同。

那么争论就来了。

受时代局限性影响的刘伯温作为正方,方克勤助阵之;而郑长生则作为反方,针对抑制商业这一论点展开了唇枪舌战。

“商贾不事生产,压榨盘剥百姓为圣人所不齿,抑制他们这个群体是举世公认之事。”

“错矣!先生不可只看一面。难道就只看到个别奸商行不法事,就看不到全天下还有更多以诚信为本的商贾?

难道就这么一棒子全部打死不成?

先生所虑者无非是担忧伤农而已,但是怎可就此而忽略商贾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怎么能够就因噎废食?

要知道虽然国民每日消费之衣食皆农所提供,但是无有商贾之贩卖,能从农民手里走向千家万户吗?

无有商贾行天下,焉有货通中华之南北?

另外商贾之通行带动沿途之经济,这一点先生可有共知否?

就以各地车马行、餐饮酒楼、客栈这些服务业来说,正是有了商贾之兴旺,他们才能更加兴旺。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服务行业,养活了多少大明的百姓,有多少大明百姓因为此有了一口饭吃,可以养家糊口。

受益者,甚众矣,先生当不可不考虑他们的生计。”

刘伯温面色凝重:“好,就算你说的有道理,可是人一上百形形色色,我大明商贾何止这些。

怎么能够确保他们都不伤农的前提下经商呢?你虽然言之凿凿,你怎么就能保证他们不行不法之事?”

“先生所忧甚是,不过您也言“法”之一字,这就需要有一部专门的法典来规范其行为准则。

学生有郑家先人所著之商法一部,容后奉上。”

刘伯温和方克勤面面相觑,皆哑口无言。

本来是想要驳斥这孩子,可是却被郑长生的犀利言辞给震撼到。

这郑家的这位先贤究竟是何来头?为何有如此的宝典而不奉献给朝廷,这么好的东西就这么窝在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

如果不是这孩子聪慧所习得的话,那恐怕不知道还要埋没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