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雨桐就道:“一个妇人……每天早上来,每天晚饭后走,一个月得半两银子,这是农闲时候的价钱。”还得管饭,年节还得给衣裳。
雇上两口人,一个月就得一两银钱。
可主家的月钱每人才两百文。
像是大房,一共四口人,八百文。尚且不足一两呢,拿什么给仆妇一两?
姚氏就低声道:“儿媳灶上还能做……要不,饭食儿媳料理,虽做的慢些,但好歹……干净些。请上一个仆妇洒扫也便是了。”
三房跟大房一样,如今是四口人。也是请不起两个人的,她咬牙,“那我这边也请一个。”
林雨桐那边有个结巴不仅能看门,还能洒扫。再就是厨房需要个婆子,浆洗需要个婆子,“我们人多,七口人,马上是八口人了。要两个婆子。将来添了孩子,浆洗的活更多。”
所以,请了人之后,所剩都不多了。
林雨桐就提议说:“委屈谁,也不能委屈老人。用公中的银子,请两个婆子,过去服侍。”
这个谁也没意见。
可文氏那里怎么一个章程,林雨桐看小徐氏,“二嫂那里,是跟着老太太吃的。也就是浆洗洒扫的活需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