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第 59 章

渔业公司的主营业务是海洋捕捞,而县水产供销公司,则负责全县的水产流通业务。

收购、销售、定价的事归人家负责。

看目前的情况,瑶水支公司的渔获应该是就地上交到南湾这边的。

所以,渔业公司渔获量的多寡,影响的不只是自己的生产指标,还有水产供销公司的。

难怪水产站的人会三天两头上门来催呢!

吴科学在这一行呆得比宋恂还久,自然明白其中的弯弯绕。

“小严,咱们瑶水支公司到底是怎么回事?”他在屋里指了一圈,“只看这办公环境,不像是完不成生产任务的单位呀!”

看起来财大气粗的。

严秋实苦笑,当初他就不同意盖这样一栋扎眼的大瓦房,实在是不合时宜。

还不如在村里找个破院子暂时用着,留下盖房的钱买船。

可是刘主任雄心勃勃,坚信支公司必将发展壮大,不出一年,无论是文员还是船员的数量都会翻倍。

所以应该一步到位,有个像样的办公地点。

为了这间办公室和其中的陈设,他们花出去小半艘机帆船的费用。

宋恂见他沉默不语,另起话题问:“咱们公司目前有多少渔船?”

“有三对机帆船。”

“既然有船,哪怕只是隔三差五地无计划捕捞几网,也不至于连三分之一的任务都完不成吧?而且,咱们有砚北港这么好的条件,怎么只配了三对机帆船?”这也是宋恂疑惑的地方。

严秋实向门口张望几眼,确定本地的那三人一时半刻不会来上班,才喝了口茶,低声说:

“瑶水大队的情况很复杂,有些事情简直闻所未闻,让人大开眼界!这么跟你们说吧,自瑶水支公司成立以来,整整三年,三年呐!没有一年能顺利完成生产任务!”

这是宋恂始料未及的,他皱眉问:“既然如此,当初为什么要把支公司设在瑶水大队?”

“选址在这里,地理条件只是一方面,公司看中的还有当地的渔民!”严秋实叹口气,问,“省渔还有个下属单位叫‘联合加工厂’,你们听说过吧?”

宋恂点头。

“联合加工厂的一项重要业务是生产鱼肝油!”

宋恂对兄弟单位的业务不甚了解,不过,只听话音也能听出个大概。

他迟疑着问:“上级给瑶水这边定下的任务是捕捞生产鱼肝油的原料鱼?”

“不全是,但也差不多吧。南湾的渔民,大多有着丰富的远海捕捞经验,擅长捕捞大型海鱼。比如同一个公社的金海大队,人家的社员就很擅长钓鲨鱼,那边的生产任务几乎年年超额完成!”

宋恂&吴科学:“……”

金海大队,正是裴副主任给出的另一个支公司所在地。

这是什么运气!

二选一还能选个最差的!

吴科学正听到兴头上,忍不住着急地问:“既然两个大队的条件都差不多,怎么人家能超额完成,咱们就年年拉饥荒呢?”

“这就要说到瑶水的两大拦路虎——‘假正经’和‘假道士’了!”

宋恂:“……”

什么鬼。

吴科学催促他不要卖关子,赶紧说。

“这两人呢,一个是大队书记,叫贾新华。”严秋实露出一个牙疼的表情,嘬着牙花子解释,“这个人吧,不是什么坏人,但是挺能坏事的。至于为啥叫他‘假正经’,时间一长,你们自有体会。”

“那另一个呢?不会是大队长吧?”吴科学不信地摇头,“项队长我们昨天刚见过,人还不错。”

“说的就是这个假道士!在当大队长之前,他其实是娘娘庙的道士,全公社无人不知!”严秋实悻悻地说,“其实,这个项英雄才是真正的祸头子,咱们刘主任就是被他气进医疗站的!”

预示着自己到了新单位必将“诸事顺意”!

提着行李走在最后的吴科学,被他这副生无可恋的样子逗得花枝乱颤,胸前的肥膘都跟着抖了两抖。

“快走快走,一会儿那群鸡鸭也该下车了!”吴科学大笑着催促,然后指着出站口的一群人说,“你看,那边好像是来接咱们的!”

宋恂回望过去,果然看到有个中年人高高地举着一块木牌子——“欢迎省城宋专家”。

他假意谦虚道:“我算什么专家?而且咱们来南湾的事应该没人知道,哪怕知道也不至于这样大张旗鼓地接站。”

居然来了五六个人!

“嗐,你没来过农村,不知道省城专家在乡下的行情!”吴科学拉着他上前,自信道,“听我的,准没错!”

宋恂一面吐槽“你哪来的自信”,一面半推半就地被他拖到了那几人跟前。

他们刚自报了家门,就被其中一人亲热地握住了手,上下摇晃。

项英雄操着一口地道的南湾土话说:“宋专家,欢迎欢迎呐,社员们日也盼夜也盼,总算将您盼来啦!”

宋恂着实没有料到对方会如此热情,只好客气道:“辛苦大家特意为我们跑一趟!”

“应该的应该的!”

可不是应该的嘛!

面前这位可是来南湾考察的省城专家!

是能决定他们公社未来命运的人!

半个月前,在七二年的第四次全县三级干部会议上,县领导透露了一个重磅消息——

省农科院和农机所联合发起的一个机械化大项目将要落户南湾了!

关键是,投建资金由省里和县里均摊!

一石激起千层浪。

好多生产队的干部都急了,纷纷想办法将这个不要钱的大项目争取到自己队里。

作为瑶水村生产队的大队长,项英雄当然也要积极跑动起来。

“宋专家,还没吃午饭吧?我们都安排好了,就在对面的国营饭店为你们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