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有读书的天分,就在认了字之后,跟着李兆身边的师爷学着做一些刑名钱谷方面的杂事。
他打算在学会后,先给自己的父亲帮忙,将来再去别的县令手底下做事,也算是个不错的营生。
结果原主刚学了一年,就遇上尧河水灾,整个盂县被淹没,无数人被淹死……
原主跟着父亲和师爷到处跑,努力赈灾,正忙着,他的父亲突然因为贪污了朝廷数十万两赈灾银两被抓。
之后,李家还被满门抄斩。
原主知道自己父亲绝对没有贪污赈灾银两,更何况,上面分到他父亲手里的银两,加起来都没有十万两。
但那个钦差,偏就这么判了案子!
原主自幼是个活络的,意识到不对之后就跑了,因而李家其他人被抓的时候,他逃过一劫。
当时尧河水灾祸害了好几个县,到处都是流民,原主混在其中,倒也没有被发现,然后,十七岁的原主,就这么一路逃到了江南,来到庙前村。
原主也想为家人报仇,但他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哪有这个本事?到后来他就只想着活下去了。
原主虽然读书不成,但为人圆滑嘴皮子很利落,再加上他以前没少跟着自己父亲的师爷干实事,懂不少事情……来到庙前村之后,他就找上了庙前村娶不上媳妇的老光棍黎老根,说对方像他死去的父亲……
一番折腾之后,黎老根认了他当儿子,他也改名换姓,成了庙前村的人。
黎老根会愿意认原主当儿子,主要是因为黎家很穷。
因为黎老根没成亲没孩子,黎老根的父母还把黎家仅剩的那点子家底,全给了黎老根那个有儿子的弟弟。
黎老根忙活了半辈子,啥也没落下,他那个侄子对他还不好……原主买了两亩地盖了两间小屋自带家产要认他做爹,他怎么可能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