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记得有一年中秋,杨晴和喻国文一起给他打视频电话,两位老人在镜头那边犹豫半天,才给喻修景看了一个中秋礼盒,说这是小年送过来的,他还提了点水果,不过他看着很忙,坐下一杯茶也没喝到就走了。
喻修景没有马上反应过来,因为太久没有人在他耳边称呼徐祁年为小年。
他的眼神又飘到那个中秋礼盒上,礼盒包装精美,是北京一家很出名的糕点铺做的,买他们家甚至需要提前预订。
作为杨晴和喻国文的亲生儿子,喻修景也只是交代助理去买月饼,再快递发过去,工作间隙总是很短,喻修景总是忙得头晕脑胀,好不容易有点休息时间也都睡过去了。
反而是已经和他离婚的徐祁年,还总是替他惦记着家里的老人。
有时候喻修景会想,徐祁年每逢节日给他们祝福,或者去他们家里小坐的时候,是否想到也许喻修景也会出现。
这么多年之后,再次见到徐祁年的喻修景,还是没办法做到心如止水。
他们的聊天有一些停滞,喻修景努力想找话题,想听他多说一些,便想到有关徐祁年的科研和留学经历。
“你去科考的地方是什么样子的?”喻修景微微仰着脖子,这个姿势好像真的在想象那里绵延的冰川,窗外大楼的灯光映入他眼球。
“和你的微信头像一样吗?”
“那张照片就是在那里拍的,”徐祁年没有不愿意和喻修景说这个,“我过去以后拍的第一张照片,觉得很有意义。”
喻修景点点头,又问他:“留学的生活呢?觉得怎么样?”
“吃的东西不太合胃口,不过老师很好,同学也不错,”徐祁年语气平静地说,“比我想象得好很多。”
“嗯……”喻修景偏过脸,觉得眼眶干涩,不想再问了。
他的情绪被徐祁年敏感地捕捉到,喻修景的酒杯放在地上,他一只手搭在杯口,用手指扣着。徐祁年用自己的杯子和他的碰了一下,冷淡而残忍地问他:“我过得好,你不开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