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机对于各种物资的消耗与强大的攻击火力一样突出,在缺乏后勤补给、情报协助和作战计划支援的情况下,林默也没有底气以一架“红鹰”对抗一支满载的战斗机群。
因此只能战略转移或者隐藏起来,才能够寻找到回国的途径,自从与巴基斯坦“漫步者”小队分离,就注定了林默的这趟回国之路就不会太顺利。
美国波音公司的第六代战斗机原型机被悄然运输回国内,中国军方早已经做好了付出巨大代价的打算,林默的歼-18“红鹰”也不得不成为了其中的代价之一。
虽然已经授权许可飞行员投降,不免多多少少会吃一些苦头,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林默能够选择的转移方向要么继续飞往阿拉伯海,要么转向深入印度洋,那全是一望无际的大海。
虽然飞往非洲或者是中东地区更容易找到着陆点,可是除了给那些地方带来大麻烦和未来的行程增加诸多变数以外,与饮鸠止渴并没有太大区别。
这次行动本来就是见不得光,歼-18“红鹰”身影出现在其他人的视线里的次数自然是越少越好。
金系巨龙的虚空磁场已经在生效,并保持在合理并且科学的范围内,战斗机保持着经济油耗的巡航速度贴近海面,以通过地面效应获得更多的升力增幅。
龙将战术头盔将油量表及续航时间读数同步更新在面罩显示屏上,林默将光镜术的侦察半径放到了最大,寻找着海面上既能着陆也能够躲避风暴的海岛。
至于食物和饮水,在短时间内倒不必担心,驾驶舱里除了飞行员必备的生存装备和食物外,龙骑士依然一如既往地携带了许多高营养能量棒。
只要饿不死,国家的救援很快就能够抵达。
在茫茫无边的大海上寻找小岛,换成一般人恐怕早已经是彷徨无措,通过光镜术增幅视距,林默拥有足够的从容不迫,在大海上寻找安全的藏身所在。
在接近最远的安全距离时,林默的肉眼视距内出现了一个不曾标注在地图上的海岛。
与其说是海岛,还如说是一个稍大些的珊瑚岛礁,堪堪抵得上六七个足球场般大小,地势极为平坦。
岛上长满了植物,高大的椰子树,棕榈,各种豆蔻类植物,还能看到一些栖息在岛上的海鸟。
虽然有白色的沙滩,但是却找不到一处可以让歼-18“红鹰”战斗机可以着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