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默的光镜术基本上和雷达显示屏重叠在一起,因此在没有金币控制黑匣子的情况下,驾驶舱的摄像头并不会把林默的光镜术拍摄进去,事实上半透明的光镜术也能难被清晰度一般的内部摄像头给拍到,驾驶舱内关注飞行中的摄像头也不需要拍太高质量的画面,除了默认的广角镜头外,没有自动变焦也没有其他功能。
歼-15“暗戟”的相控阵雷达比起陆基战斗机性能更好一些,可以探测到三百多公里以外的目标,甚至可以协助火控雷达一对多锁定,但是功率和耗电量惊,因此并不能长时间开启,除非在战斗期间全功率开启外,只有在巡航的时候才会定时隔几分钟开启扫描几秒。
这个若隐若现的异常,让林默迅速多加载了一个光镜术对信号出现的地方进行光学探测,目前人类没有对大型装备太好的光学隐形技术,因此林默的光镜术几乎是当前主流隐形技术的克星。
同样,在光镜术的帮助下,敌人也几乎无法对林默有效实施超视距攻击手段。
出现在光镜术的小圆盘中间的是两架单引擎战斗机,外形与f-22“猛禽”相仿,双尾翼内侧涂着闪电形状的图形,外侧一个白色的漆字“f-35”。
老美的机型?
这可是南中国海,怎么跑这儿来了?
林默表示疑惑,菲律宾和中南半岛目前并没有美军的基地,对方飞来的方向也不是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基地飞来的,从日本冲绳县中头郡嘉手纳町空军基地飞来,似乎又有点太远了。
第293节 南中国海制空对抗
仔细辨认,发现这两架f-35的主翼和水平、垂直安定面的面积似乎还在大一些,在雷达无法完全确认的情况下,林默凭着气动力外形的差异,迅速确认了对方的机型。
检查燃料箱,ok,副油箱够飞两个来回!林默并没打算直接丢掉副油箱,否则光靠这点燃料根本不够经历过缠斗后飞回去。
双引擎是油老虎啊,更何况是ws-10太行涡轮风扇引擎改良,油耗方面虽然比前几个版本有所改进,但是依然消耗的厉害,战斗机本身就不是什么节约和持久力的代名词。
f-35“闪电ii”的舰载机型,f-35c型战斗机,跟林默的歼-15“暗戟”几乎不仅仅是同行,也同时是敌人。
“呼叫舰桥,发现f-35舰载机两架,坐标马上发过来,怀疑附近有美军航……”
林默话还没说完,就听到强烈的信号干扰,好几代表着通讯信号的指示灯立刻从绿色变成了警告性的红色。
电子干扰,这说明对方已经发现了自己,并且当机立断在第一时间发动了e电子干扰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