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0页

大叛贼[校对版] 夜深 1876 字 2023-03-17

但不同的是朱伯沝的安北王比当年的朱棣封的更远,毕竟无论是蒙古还是大明刚刚打下来不久的西伯利亚地区,这些地方不同于中原,更和海外领地有着区别。

漠北和西伯利亚地区地广人稀,而且还有一头恶狼也就是俄罗斯虎视眈眈。朱伯沝作为安北王之后的责任极重,他不仅要协助朝廷稳定蒙古,同时也要防备俄罗斯的一举一动。

正是因为如此,朱怡成才会这样安排,并且封了琪琪格为漠北郡主,至于朱伯沝或者他的子孙后代会不会像当年朱棣那样,这个朱怡成丝毫不担心,现在的大明皇室可不是当年的大明皇室,中枢强大无比,朱伯沝是朱怡成唯一一个封王的儿子,他的责任在守护北方。

再说了,就算朱怡成百年之后,朱伯沝的后代子孙有什么不该有的想法朱怡成也不担忧,俗话说肉烂在锅里,假如朱伯繁的后代子孙没有能力控制这个帝国的话,那么到时候就算再出一个成祖又如何呢?大明依旧还是老朱家的大明。

“西北那边清廷有异动。”说完了北方之事,朱怡成对太子说起了西北。

“清廷真的西进了?”朱伯繁神色有些微动。

朱怡成点点头,并把一份东西递给他,朱伯繁接过后急忙细看,看了几眼抬起头对朱怡成道:“父皇所料丝毫不差,看来清廷的确要向印度转移。”

对于清廷意图染指印度的所为朱怡成早就有所判断,这些日子清廷的一举一动都在大明的严密监视之下,尤其是锦衣卫安插在清廷的探子不断把关于清廷的情报传回大明。

对于这件事,朝中有认可的,也有怀疑的,毕竟从西域转移到印度,这可不是简简单单的由一地抵达另一地。西域至印度路途遥远何止千里,中间还有高耸入云的山脉相隔,清廷的人口虽远比不上中原,但也不少,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人的迁移可不是一件小事,这样的军事行动可以说在历史上从而听闻。

而且目前清廷还在攻击藏地,更给人一种要拿下藏地后以藏地、西域两地和大明抗衡的姿态。所以对清廷意图向印度转移判断保持怀疑的人不少,在他们看来清廷应该不会这么做,毕竟目前清廷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由西域转进印度风险实在太大,清廷应该不会如此冒险。

但朱怡成却确信康德会如此做,作为对手康德是一个不错的对手,何况从清廷目前的情况来看,就算拿下藏地也避免不了最终被大明所灭的下场。康德不是坐以待毙的人,他必然有自己的想法,再加上康德变法的失败导致清廷已经没有能力继续维持西域统治了,在这种情况下富饶的印度对康德的吸引力更大,就算在迁移过程中有所损失,但对于清廷来说依旧是一条最好的出路。

而现在,所有情报都证实了这点,证实了朱怡成的判断是正确的。对此,朱伯繁心中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同时内心深处又涌起阵阵渴望和兴奋。

“父皇,如此我大明拿下藏地和西域的机会到了!”朱伯繁高兴地说道。

朱怡成同样笑了起来,欣慰地点点头。朱伯繁说的没错,机会来了。清廷要开始向印度转移,那么必然会再西域和藏地展开最后的疯狂,而这个疯狂就是掠夺。

清廷现在的底子很弱,以目前清廷的财力和物资根本无法支持清廷向印度转移的军事行动,那么要保证转移成功必然要大肆筹集物资、粮草甚至民夫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清廷对于西域各族包括藏地就会采取掠夺的行为,这也是满人最初的老本行了,当年满人的这些祖宗们就是这么干的,以刀枪和高压掠夺地方为其所用,这才有了后来的后金和所谓的“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