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国交战,打打谈谈很是常见,尤其是目前双方胶着的情况下,明军虽然占有优势,可一直无法打破伊尔库茨克的防御。而伊尔库茨克的守军虽然牢牢占据此地,而且也等来了援军,可同样没有能力进行反攻,把明军驱赶回去。
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打恐怕结果也不会有太多改变,那么在军事无法达到目的的情况下,谈判手段就成了另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果杨勖是对方的话,十有八九也会向对方放出谈判的信号,一来是摸一摸对方的底,二来如果能运用谈判手段解决问题,这仗就不需要继续打下去了。
对此,杨勖稍稍考虑了下后就同意了对方的要求,并且和来人敲定了谈判的地点包括各自随从人数。
间隔一日,在谢列霍夫要塞和伊尔库茨克城的中间地带,由杨勖和托尔斯泰分别为谈判代表,各自带着一百人的护卫在此会晤。
会晤的场地很是简陋,只不过是临时搭建起来的凉棚,然后再摆上一张桌子和两把椅子而已。但对于双方而言,这些都是小节,关键是俄罗斯和大明两个帝国在此最高级别的人员第一次正面接触,这才是最有意义的。
托尔斯泰伯爵穿着一身宫廷礼服,由同他一起来到远东的沙皇近卫团士兵护送出城,随后骑着高头大马朝着谈判地点缓缓而去。
当出城的时候,托尔斯泰一眼就先看见了位于明军方向的热气球,这个玩意在托尔斯泰来到伊尔库茨克的第一天就瞧见了,只不过当时他在城里看的不是很清楚,而现在出了城后相比之前瞧得更为清晰。
对于热气球,托尔斯泰不知道它为什么会飞起来的原理,但作为一个老练的政治家,尤其是俄罗斯帝国秘密警察的头目,托尔斯泰一眼就从热气球的状态理解了它的用途。
不得不承认,大明帝国在许多方面比俄罗斯更为优秀,其中不仅包括文化、政治形态还是军事等各方面,就连科学方面也远超俄罗斯,这是让托尔斯泰极为羡慕的。
俄罗斯的崛起只不过短短数十年而已,如果不是彼得大帝的缘故,俄罗斯直到现在或许还是一个不起眼的落后国家。
在欧洲,俄罗斯的政治地位非常尴尬,虽然俄罗斯早在很久以前就意图融入欧洲,可一直却被欧洲传统势力所排斥。
一来是因为俄罗斯的政治、文化、军事、科学等各方面的落后,相比欧洲那些强国,在他们的眼里俄罗斯就是一个乡巴佬的国家,无论是俄罗斯的沙皇还是贵族,统统都是野蛮人的代名词,同俄罗斯打交道等于贬低了自己的身份。
二来,是因为俄罗斯的政治原因,俄罗斯的立国是建立在金帐汗国的基础上,随着元朝的统治崩溃,蒙古人创立的四大汗国同样陆续走向了彻底衰败。在那时候,俄罗斯开始崛起,从而一步步取代了金账汗国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从这点来说俄罗斯可以称得上是金账汗国的基础者,恰恰也是因为如此,由于当年蒙古人给欧洲各国带来的恐怖的战争灾难至今让欧洲各国戒备万分,从而不待见继承金账汗国的俄罗斯也是理所当然。
随着彼得大帝的横空出世,俄罗斯实施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利用政治、外交和军事各方面向欧洲进行渗透,这些年来逐渐取得了欧洲传统势力的部分认可,并且成为了一个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