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7页

大叛贼[校对版] 夜深 1864 字 2023-03-17

舰体的重新设计和细节计算,这些都需要精密和长期的研制,短时间内绝对是弄不出来的。对此,黄履庄估计恐怕没有三五年是建不出一个初级版的铁甲舰,如果要让真正的铁甲战舰出现的话,这个时间或许是两倍甚至三倍更多。

“不要说三五年,就算是五六年甚至十年朕也等得起!”朱怡成直接表面了自己的态度,郑重其事对黄履庄道:“对于铁甲舰和蒸汽战舰的研制是重中之重,一旦成功对于大明甚至整个世界都是颠覆性的变革,此事由黄卿亲自去办,要人要物黄卿直接报于朕就是。”

朱怡成这句话直接给黄履庄吃了定心丸,虽然大明对于科学院的拨款数额不小,但随着这些年科学院下属研究机构的不断扩张,各个项目的支出也是不小的数字,无论是铁甲舰还是蒸汽战舰,这都属于大型项目,支出的比例占的极重,如果要全力投入的话,凭目前的拨款是根本不够的。

现在朱怡成表明了全力支持的态度,黄履庄就彻底放心了,有了朝廷和皇帝的支持,资金不成问题,那么接下来就得看他的能力了。

除去资金的支持外,朱怡成当即还让黄履庄选一个合适的地方进行研发,天津这里虽然地理位置不错,但天津港是目前大明的大港之一,之前初级蒸汽战舰试航放在此处还马马虎虎,可一旦全力投入这个地方就不合适了。

所以朱怡成打算让黄履庄重新找个地方,找一个更加合适的场所,此外朱怡成会派锦衣卫作为警戒和防范的武装力量,以确保研究机构的保密性。

对此黄履庄自然不会有什么异议,当即笑呵呵地领命。

说完了正事,看了一眼黄履庄,朱怡成发现他这些年苍老了许多。其实从后世的角度来看,黄履庄如今并不算老,刚过五十的黄履庄放在后世还是年富力强的代名词,可在这个时代五十岁就能称为“老夫”了,尤其是这些年黄履庄执掌科学院,再加上繁重的研究工作,黄履庄早就满头华发。

第1494章 争吵

朱怡成的行宫不在天津城内,作为大明的皇帝,他到天津没有大张旗鼓,除去几个重臣和科学院的人外,就连天津知府都不知道朱怡成悄悄来了。

穿着便服,在锦衣卫的保护下,朱怡成如同常人一般在天津的街道闲逛着,时不时还走进商铺问问商品的种类和价格这些,走的累了,找个街边的茶铺歇歇脚,顺便吃点东西。

这些在常人看来很是平常的举动,但作为朱怡成这个大明皇帝而言却是难得的休闲,当年在南京的时候朱怡成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在城中走走,可到了京师后,由于国事繁忙朱怡成这样做的时间就很少了,现在在天津城中漫步,倒让他回想起了当年在南京的时候。

说句实话,对于朱怡成而言南京更比现在的京师让朱怡成感到舒适,一来是他原本就是南人,南方的气候相比干燥的北方更让他适应。二来相比南京的皇宫,京师的紫禁城实在是太大了,这么大的皇宫住在里面让朱怡成总有些空荡荡的感觉。

此外,还有饮食、习俗等各方面的习惯,不过当初决定还都,从南京搬到京师有着这样那样的原因,再加上大明本土的重心如今在北方,京师位于北方,对于大明各项政策的施政更为合适。

天津是一个新兴城市,虽然天津早在前明初期就存在了,当时前明在天津设置了天津卫,天津卫就是天津的前身。

不过天津卫一直到明军北上偷袭天津城以来,这个地方向来都是驻军所在,那时候虽然已有天津城,可当时的天津城又小又破不说,除此之外并无什么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