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小时候洗礼时母亲给我的,我的朋友,我把它送给你,希望上帝能够给带来你好运。”收下了怀表,本杰明想了想,从脖子上取下一个小小的十字架,这个十字架只是普通的银制十字架,但正如他所说是他身上最珍贵的东西。
他把十字架送给了朱伯繁,微笑着送去了自己的祝福,并且承诺如果再有机会来到大明的话,一定会在大明多呆些时间,到时候两人再好好聚。
傍晚,本杰明在码头挥手向朱伯繁道别,朱伯繁看着他登上了一艘英国的商船,直到本杰明的身影在船上消失。
在码头站了会儿,朱伯繁笑了笑,最后用力再向那艘商船挥了挥手,这才转身离去。
第1449章 祭祀回京
在本杰明离开广州的第二日,朱伯繁也离开了广州北上上海。
上海,这个新兴城市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如今是大明最大的海贸城市,相比几年前朱伯繁途径上海的时候,现在的上海更为繁华。
同在广州一样,朱伯繁并没有通知任何地方官员,依旧以一个普通海军军官的身份在上海住了三日。
这三日里朱伯繁逛遍了整个上海,了解了下上海的经济、贸易、治安和城市规划,甚至还去了普通人居住的区域转了转,以体验民生。
在上海倒没碰上在广州的情况,一切都很平常。之后朱伯繁就坐从上海至南京的火车,在火车上美美睡了一晚,第二日中午时分就抵达了南京城。
到了南京后,看看时间,朱伯繁找了个地方暂住了下来,等到第二日清晨的时候,朱伯繁起身,登上一辆临时租用的马车,车上放着些祭祀用物。这些东西都是昨天下午朱伯繁特意在城中买的,其实以他的身份和要祭拜的人而言,这些东西显得太过寒酸,充其量也就是普通人家所用,不过朱伯繁却没有大张旗鼓,因为朱怡成曾今告诉过他,祭祀在心不在礼,太祖以布衣之身起家,驱逐鞑奴恢复中华,不是普通皇帝。
太祖朱元璋当了皇帝后依旧体恤民生,从不铺张浪费。对于子女的教育同样也是如此,这是历代皇帝无人能比的。
前明时期,包括朱怡成的大明时期,朝中对孝陵进行祭祀极为隆重,这自然是后代子孙的孝道,但却不符合太祖皇帝的本意。
朱怡成曾今告诉过朱伯繁,如果朱怡成是太祖的话,那么他必然不喜这样,倒不如后代子孙和平常人家一般常来看看,和他老人家拉拉家常更符合太祖的意愿。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朱伯繁这一次替父祭祀极为低调,除了暗中护卫的锦衣卫外,地方官员一概不知一概不晓,更没有弄那些大张旗鼓的举动。
一人,一马,一车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