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清研在新明的战绩董大山是知道的,大明公主都能在战场上获得战功,并且晋升到了上尉,这让董大山又惊又喜。
说起来董大山还是朱清研的公公呢,朱清研这个儿媳妇实在是了不得。可这样一来风头就盖过了太子朱伯繁,在董大山看来作为国家储君的朱伯繁在服役期间总不能不如朱清研吧?这样一来对于太子威望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就算朱伯繁本人不在乎,可作为臣子的董大山却不能不考虑这事,所以他决定借解决荷兰人驻地的机会给太子朱伯繁一个战功机会。
就这样,董大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朱伯繁,并且把自己的副官曹上校派了出去。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除朱伯繁的战舰外,董大山还调配了其他两艘三级战舰作为协助,从而组成了一支小型舰队。
在董大山看来,三艘三级战舰的军力足够解决荷兰人的问题了,按照情报显示荷兰人虽然修筑了堡垒,并且派兵驻扎,但无论是堡垒还是所派的兵力只是区区之数,这些力量完全不能和三艘战舰抗衡,就算荷兰人在驻地有战舰协助大明也丝毫不惧。
就这样,接到命令后的朱伯繁很快就出了海,舰队最高指挥官名义上是曹上校,实际上却是太子朱伯繁,董大山煞费苦心,让这种万无一失的办法给太子取得战功,同时让太子通过这场小规模的战役获得些战争经营,等到凯旋归来,那么无论是董大山还是南海舰队就能顺理成章地给朱伯繁授勋,并晋升军职。
第1416章 明兴
董大山煞费苦心,一切安排的妥妥当当,不过意外总是难以预料的,当舰队来到荷兰人的驻地时,朱伯繁诧异的发现真实情况和得到的情报有所出入。
这个意外就是英国人的出现,这点是之前没能预料到的,而且英国人不仅派了一艘战舰过来,还在南陆登陆了上百名士兵,这使得之前的判断出现了差错,虽然从军力而言大明依旧占有上风,可双方的实力差距却和最初不同了。
面对这个情况,曹上校考虑再三准备放弃原来的计划,让舰队调整航线转为去罗港,等到了罗港后再调动罗港的战舰和人员重新出兵,以确保万无一失。
曹上校的计划调整不能说错,如果不是朱伯繁在舰上的话他也没必要这么慎重,毕竟朱伯繁是太子,是大明的储君,如果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曹上校不愿意让朱伯繁冒可能存在的风险。
可是曹上校小看了朱伯繁的信念,朱伯繁虽然是太子,但他在南海舰队服役一直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军官,作为一名普通军官哪里有临上战场退缩的道理?
况且更重要的一点,大明的舰队在查明对方情况的同时,对方也发现了大明舰队的存在,如果这时候掉转头去罗港不仅贻误战机,更会给对方一种大明退却的懦弱表现,这在骄傲的大明太子心中是绝对不允许的。
既然自己这边依旧占有优势,这仗不是不能打,那还担心什么呢?朱伯繁直接拒绝了曹上校的建议,决心要打这一仗。
虽然曹上校是名义上的最高指挥官,可朱伯繁的身份哪里是曹上校可比的?此外董大山在出发前还给了朱伯繁能够调动军队包括舰队的最高权限,所以当朱伯繁决定就此开战的时候,曹上校只能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