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辽东地处北方,气候苦寒,这种情况对大明南方的省份百姓来讲或许有些看不上。毕竟现在在大明,大明人的生活选择早就不同往日,随着这近十年来的改革,普通大明百姓吃饱饭已没太大问题,就算没有土地也可以去工厂做工,又或者学着行商做些买卖。
而且大明的科学也逐渐在民间有了基础,人们改变生活不仅只是以前读书一条出路。何况朱怡成在恢复科举的起初就定下了新的规矩,只读圣贤已不再是大明普通人的独木桥,那些善于动手的工匠也一样能够成为真正的朝廷官员,甚至由此改变一切。
再加上大明海外领土的不断增多,无论是移民新明又或者吕宋和其他地方,大明百姓也能找到新的出路。所以对于寒冷的辽东,除了少部分大明百姓愿意去外,反而大多数人另外有着更好的选择。
但朝鲜人不同,在朝鲜人看来辽东和朝鲜的地理位置接近,气候也没什么区别,而且由朝鲜去辽东远比去其他地方更为便利。所以当大明在朝鲜的这道政令发布后,顿时引起了无数朝鲜百姓的欢呼,数以万计的百姓恨不能马上插上翅膀就移民辽东,从而由朝鲜人成为新的大明人。
正是这样,黄滔涣的软硬兼施,让朝鲜人简直不要不要的。而由此把整个朝鲜牢牢捏在手里,而现在朝廷对辽东的战略马上就要展开,作为身负重任的黄滔涣只需要把汉城的事同自己的副手汪文交代清楚,这才可放心北上。
几日后,黄滔涣离开汉城,把政事移交给了汪文,汪文就此以驻朝鲜参赞大臣的名义代行朝鲜大臣之职,继续推行黄滔涣在朝鲜的策略,同时拉拢崔锡恒等主动投靠大明的几位朝奸,以稳固大明在朝鲜的统治。
按照之前定的策略,一切如常即可,但谁想到半月之后传来了一个坏消息,让汪文感到棘手。
“你是说李焞不行了?”这一日,汪文正在处理政事,朝鲜领议政,也就是相当于前明内阁首辅的崔锡恒匆匆赶来汇报了一个情况,听完崔锡恒的所说,汪文顿时一愣。
崔锡恒的神色极不安,点头称是:“大王昨晚还好,今日一早宫中有人发现大王气色有些不对,报来之后下官派太医前去诊治,可太医刚到宫里还未来得及看诊,大王就吐血昏迷了,而今宫中已乱成一团……”
听到这话,汪文眉头紧锁,李焞的身体已经垮了几年了,这两年早就不能理事,要不然也不会在之前把政务交由太子处理。更不会之后又搞得朝鲜两派争斗不休,导致朝鲜变成如今的局面。
要知道李焞这个国王虽然没什么大作为,但他在朝鲜各代国王中在位时间算是长的,再加上李焞的处政平衡手段不错,在他在位之时虽然因为玩弄手段导致朝鲜政坛矛盾重重,但他国王之位倒是借此坐得稳当。
眼下朝鲜几乎已经变了天,李氏王朝的直系继承人也因为兵变的原因被屠杀干净,再加上整个朝鲜落到了大明手里,住在景福宫内的李焞仅仅只是一个象征,却没了丝毫权利。
但再怎么说,李焞依旧是朝鲜国主,他在朝鲜的法统地位是无法改变的。除非大明直接宣布废掉李焞,吞并朝鲜,那么只要李焞一日活着,他依旧是朝鲜国王。
按照大明的策略,原本只是想继续控制李焞,等到大明彻底在朝鲜站住脚,掌控朝鲜上下后再进行下一步。可计划没有变化快,谁都没想到熬了几年的李焞突然间就不行了,这让汪文有些措手不及。
“走!去看看。”汪文思索了下,决定先看看情况再说,当即带着人赶往离着不远的景福宫。
景福宫是朝鲜王宫,大明军队入汉城时,景福宫起火焚烧,李焞的幼子和几个嫔妃都葬身火海。后来扑灭大火后,景福宫只有很少一部分保存完整,黄滔涣下令调动了些银子进行了初步修缮,虽远达不到原来的程度,可勉强住几个人是没什么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