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岩的棍子指在朝鲜的位置,当小黄门把朝鲜的明军标记由平壤移向辽东边境时,庄岩继续道:“如今朝鲜已在我大明之手,从朝鲜传回来的消息,朝鲜境内基本已控制住,除去我明军驻扎在朝鲜的部队外,黄滔涣大人已重新整遍朝鲜军以为我大明所用,除去海军部分,朝鲜陆军现为我明军一万五千人,朝鲜仆军十万人,除去需控制汉城、平壤等地的军力需求,现能够投入到辽东方面的约计共十一万人左右。”
“那么就是说我明军一万人,朝鲜仆军十万人?”董大山开口问道。
“正是!”庄岩点点头:“黄滔涣大人手中五千人维持地方,这是绝对不能动的,朝鲜南部有海军协助,问题也不大。所以能够抽调的兵力大致就是这样,至于那些仆军,其人数虽是不少,但战斗力并不强,不过有一万明军为其核心,不作为主攻而作为辅助倒是勉强可用。”
庄岩的话让众人微微点头,朝鲜的军队是什么德性在场的人都清楚,欺负欺负老百姓没有问题,真要拉出去打仗却是够呛,要不然朝鲜也不会先在日本入侵时一败涂地,之后又被后金按在地上来回摩擦。
之前大明在南港登陆,一路北进,朱一贵仅仅用了十日就兵临汉城,虽然其中有朝鲜内乱的因素,可是朝鲜兵不经用也是重要原因。
所以十万朝鲜仆军,充其量真正能有战斗力的恐怕不到十分之一,而使用朝鲜兵大明更多的是出于牵制和后勤需求,再加上现在朝鲜表面上已经被大明控制住,但不忘记朝鲜终究是朝鲜,在没有彻底解决朝鲜李氏和地方实力派的前提下,大明并不能完全对朝鲜放心。
庄岩继续道:“由朝鲜出兵辽东主要还是牵制为重,所以辽东之战的主力依旧在这。”
他指了指山海关方向:“董帅的主力由山海关出,主力作战部队为三个军七万五千余人,再加上调用的民夫和后勤,全军约十一万人。”
董大山仔细看着地形,神色很是平静。作为大明军中实际的第一人,他不仅身经百战,更是有极好的大局观。
自从担任军机大臣后,董大山就很少亲自领兵打仗了,这些年他早就有些憋坏了,而这一次辽东的战略部署,将是他退出军机后的再一次上战场,对此早就心怀期待。
正是因为如此,再加上朱怡成对这场仗的重视,董大山指挥的主力部队可以说是明军中最为精锐的部队。今日林建章站在董大山的身份就足以表现出这一点,要知道林建章的身份极不一般,他可是大明新军的缔造者之一。
朱怡成当年组建新军,新军的统帅就是林建章,而组建成功的新军也不负众望,在天津之战和北京之战中大放异彩,不仅以少击多,更为大明拿下北方,逼迫满清退出中原立下赫赫战功。
而现在,大明对于陆军的改制已全面推行,虽然因为这项工程的庞大,重遍的陆军暂时全部达到同当初新军的相同规模和装备,但是这也让明军的战斗力再一次得到了飞跃。
按照五军都督府、兵部和总参谋部的估计,全面换装完成军队的更新换代,最多也就再需两年时间,等到那时候大明的军力就将更上一个台阶。
但就算这样,在大明内部真正被承认的新军只有一支,那就是林建章一手带出来的天下第一军。而这支部队眼下就在直隶,已作为京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确保辽东战场的万无一失,朱怡成直接调用了新军第一军和由第一军扩展出来的第二军为核心,再加上一直摆在山海关那边的部队,以这三个军组成辽东战场的攻击主力,交由董大山指挥。
对于这一仗,董大山极其重视,在之前他对于辽东的情报收集和可能发生的战况做了多次模拟和盘算。在他看来,手握这三军主力,再加上朝鲜方向的友军辅助,攻入辽东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