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页

大叛贼[校对版] 夜深 2065 字 2023-03-17

郑思齐这样做,固然解决了目前问题,可是同样也带来了严重后果。琉球地方势力的影响力并不小,而作为小国的琉球不同于中原这样的大国,其国主统治琉球并非完全靠其正统或者权利,而是以一种阶级对阶级之间的默契和支持进行统治。

这不仅包括国主,就连朝中大臣同样也是如此。郑思齐这么干看起来是解决了问题,但实际上也埋下了严重的后果。对于这些,何显祖倒是看得明白,可他却乐得隔岸观火,毕竟琉球如此下去对于大明没有半点坏处,反而能够加快合并大明的进程,他自然是乐于见到的。

果然不出所料,不久之前,随着之前之事逐渐淡去,国中对于郑思齐等党羽的反对力量又开始抬头,再加上琉球国王和太后的暧昧态度,郑思齐明显感觉到了不妙。

在这种情况下,摆在郑思齐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进行退让,适当地让反对派重新进入朝堂,可这样做几乎是寻死之路,一旦将来算总帐,不仅是郑思齐,就连他的党羽也落不得好处,家破身死是必然的,甚至还有可能灭族。

对于这点,郑思齐心知肚明,所以他也只有后一条路可走,那就是继续依靠大明的力量和反对派对抗到底,可这样做同样有着后患,一旦将来大明不支持他,或者作为棋子的他直接被大明所抛弃,那其结果和前一条路没什么两样。

不得不说,郑思齐这人对于局势的判断异常清醒,同样也是一个狠人,两难之下,他最终选择了推动琉球归于大明的进程。只要琉球国不存在了,大明成了这片土地的真正主人,那么自然一切问题就不再成为问题。

作为如今琉球的议政大夫,郑思齐就能摇身一变成为大明的官员,等到那时候无论是继续在琉球为官或者调任大明本土,都是一条不错的出路。

要做到这点,琉球王和王太后的态度是极其重要的,不过对此郑思齐却不担心。聪明如他早就看出了国王和太后对于琉球和大明合并是持赞成意见的,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大明在琉球的全权大臣何显祖,一直也在暗中推动此事,他这样做不仅能够毫无阻碍,同时还能借此从大明获得支持,并表现出对大明的忠心。

就此,郑思齐就着手准备起来,他先说服同党,随后又亲自同王太后长谈了几次,至于琉球王那边,小国王原本就对大明无比向往,只要王太后点头国王那边丝毫没有问题。

而事情的发展也正如他的预料之中,没有花多少力气,郑思齐就说服了众人,然后依靠他如今在朝中的地位联手王太后轻而易举地就通过了这项决策,随后就捣鼓出这么一份奏折,或者说所谓的“国书”。

第0740章 文章还是要做

朱怡成看完了何显祖的奏折,这才明白了前因后果,当即放下心来。

“郑思齐此人通事处可有了解?”朱怡成开口问道。

早就有心理准备的邓秉当即回道:“郑思齐出自福建长乐郑氏,其祖在永乐年间就居住于琉球,武宗朝时,其祖郑禄在琉球为通事一职,世宗年,郑禄之子郑迵为官生至我大明国子监监生进学,在大明进学长达六年之久,随后归琉球入朝为官,并最终官居高位。”

“郑迵此人在琉球极有影响,深得尚氏信任,掌朝政数十年之久,后因小人暗算身死。郑迵死后,郑氏被仇家围攻,差一点儿灭族,直至近百年后才逐渐恢复元气,渐渐重归琉球朝堂……”

邓秉的调查很是仔细,通事处虽然不像锦衣卫那样为世人所知,但它的力量却丝毫不弱,不过通事处主要面对的是国外情报,人员在大明内部并不显眼,再加上平日刻意低调,再加上通事处衙门又不引人注目,甚至有些大明低级官员连通事处究竟是干嘛的都不清楚,更不用说普通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