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页

大叛贼[校对版] 夜深 2069 字 2023-03-17

“怕什么!”似乎是看穿了嵩祝的心思,十三阿哥笑道:“都是太祖的子孙,我同他们聊的也都是家事,再说这也关系到我大清的安危,放心吧,我不会把他们怎么样。”

嵩祝顿时陪笑着连连称是,可心里却依旧七上八下。假如十三阿哥真的要向这些人出手,这可是件大事,要知道这些主子可不是好相于的,一旦闹大了,恐怕无法收拾。

但十三阿哥心意已决,他又不好说不行,毕竟现在嵩祝和十三阿哥已经在一条船上了,所谓一荣则荣,一损皆损。眼下也只有按着十三阿哥交代去做,到时候走一步看一步。

几日后,嵩祝就按着十三阿哥的意思给诸位王爷送去了帖子,邀请他们过府。其中理由自然是商议辽东军事,要知道现在清军在中原大败,大清已彻底丢失了中原,接下来大明的进攻点无非就是那么几个,辽东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盛京将军,此时此刻邀请他们去商议军事是很正常的一件事,这些王爷也不以为然,这关系到自己命运,再者盛京将军的面子还是要给的,到了日子就三三两两赴宴了。

关外的各位王爷原本有不少,大多全居住在盛京,但因为之前也就是建兴皇帝当太子那时候,因为那时候的建兴皇帝为了拉拢各旗主私下搞什么“八王议政”和康熙对抗,逼迫康熙封自己为太子,所以有几个人当时入了北京城,随后和建兴皇帝勾结在了一起,这样一来留在盛京的王爷就少了几个。

第0684章 博果铎

眼下,留在盛京的王爷还有简亲王、庄亲王和其他五个郡王,简亲王和庄亲王都是铁帽子王,关外诸王以他们两人为尊。

庄亲王博果铎资格最老,年龄也最大。庄亲王博果铎当初是在朝中力推八王议政的先锋,也是让建兴皇帝在那时候登上太子之位的功臣。只可惜,建兴皇帝如愿以偿登上太子之位后,转眼间就把他们这些人给抛弃了,非但没有完成之前对他们的承诺,甚至还和康熙联手起来压制住了八王议政之事,转而巩固起皇权。

这个结果令庄亲王博果铎勃然大怒,他这才明白过来自己被骗了,所谓的八王议政根本就是一个借口,是建兴皇帝抛出来用来对抗康熙,逼迫康熙封当时八阿哥为太子的手段。

其实这些梦想恢复祖宗权利的王爷们怎么就不想想,所谓的八王议政是当初后金在部落形式朝着封建社会变化中的权宜之计,为了拉拢各旗的手段。随着大清的建立,中央政权的巩固,皇权必然高高在上,在这种时候那一个上位者还会把自己手中的权利交出来的?

建兴皇帝之前有贤王之称,可不代表他就能容忍到手的皇权被分权,所谓屁股决定思路,说的就是这一点,在掌握了最高权力后,之前的那些工具自然就被抛弃了,可怜当初屁颠颠地急不可耐跑到北京城为其当马前卒的庄亲王博果铎就这样被耍了一通。

八王议政梦想彻底破灭,后来明军打下天津卫,庄亲王博果铎上书康熙建议撤离北京城,最好是回到辽东再整顿兵马,谁想他这建议却引来朝廷上下攻击,甚至有官员直接在朝堂上说他妖言惑众,要请旨杀他。

虽然最后康熙没有处置他,可也因为这事让博果铎闹得灰头土脸,随后当初的太子也就是建兴皇帝直接宫变夺了康熙的大权,以太子名义直接监国。这时候博果铎已心灰意冷,自觉得留在北京也没什么意思,就趁着明军还没包围北京城的时候和简亲王一起回到了盛京。而其他几个王爷,也许对于建兴皇帝还有所期待,就留了下来了,谁想后来明军奇袭天津卫,又用极短时间打下了北京城,关内局势瞬间而变,从此以后关外就基本和关内切断了联系。

庄亲王博果铎的府邸离将军府最近,不过他到的最晚,进了前堂,早就到了的诸王连忙上前给他请安,博果铎懒洋洋地点点头,挥挥手径直朝上位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