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页

大叛贼[校对版] 夜深 2205 字 2023-03-17

可偏偏李卫这小子对于做买卖没什么兴趣,更不高兴在老家窝着,从小到大不安分的他满脑子就想着当官。家里老爷子挨不住他的磨,最终把这个名额给了李卫,由此李卫摇身一变就由李家大少成了一县主簿。

成了主簿,按大明制度,当地人肯定是不能在当地为官的,所以李卫被调至罗源县,也不知道是他的运气好呢还是运气不好,刚刚抵达罗源县没几天,李卫还没搞明白这县有几个城门呢,福建案就事发了。

福建案一发,由福州为中心,福建上下落马的官员不计其数,罗源县属于福州府,自然也不可避免,从县太爷到县丞,再到典吏和下面的衙役,差不多被一网打尽,转眼间整个县衙就剩下刚刚到任的李卫和下面小猫小狗两三只。

整个县里班子几乎被一扫而空,接下来罗源县最大的官员就只有李卫了。在这种情况下,李卫躲无可躲,只能领了上命担负起了罗源县的治理和对于贪腐案的伸挖。

对于县内情况一无所知,身边又没有得力的人手,刚刚接手的李卫可以说是两眼一抹黑。不过李卫这人虽然出身富家,为人也有些纨绔子弟的臭脾气,但他却又有着一股韧性,再加上李卫脑子活,人聪明,胆子又大,接手县衙后第一件事就是自行招募手下,以充实班底。

从小就跟着长辈行商,李卫有着丰富的江湖经验,在罗源县他很快就打听到了当地有名的混混是谁,随后亲自前往拜访。也不知道他用了什么办法,见面第一天就和对方称兄道弟,打得火热,随后“领头大哥”就成了李卫的小弟,至于那些平日里不务正业却没有什么大错的混混全摇身一变成了李卫的手下。

依靠这些人,李卫用了两天时间就平息了罗源县的动荡,把因受案情形象的罗源县安抚了下来。随后,李卫一边治理县内,一边协助上官对贪腐案进行深挖和调查,这时候他所用的那些人也发挥出了作用,没用多少时间就搜集到了许多铁证,从而得到了上面的夸赞。

接下来,李卫因为在罗源县的工作成绩突出,被直接借调至福州,到了福州后他再一次展现了天生的办案能力,为福建案立下汗马功劳。

正是因为这些成绩,李卫才上了这份名册,不过由于他的职位太低,所以被摆在名册的最后一页。

第0675章 收入

这时候,朱怡成有些怀疑这个李卫就是历史上的那个李卫了,不过究竟是还不是,暂时还无法确定。

但是有一件事却是肯定的,这个李卫的确是个干员,仅凭他在罗源县立足未稳的情况下就用这么短的时间解决了难题,之后又在福建案中立下汗马功劳,这个人就着实不简单。

仔细看了一下名册中对于李卫的安排,根据福建那边报上的名单和举荐,吏部对李卫的安排是直接由正九品主簿升为七品知县,一下子就升了四级,更重要的是把他由罗源县直接调至了福州长乐县,成为福州最大也是最重要一县的主官。

这次升迁可以说是非常不错的,也代表着李卫直接渡过了试用期,而且还成了七品主官。

说句实话,这时候的朱怡成甚至起了调整李卫官职的想法,把他招来南京见上一见,看看这人是否是自己记忆中的那个李卫。可想了想,朱怡成就打消了这个念头,毕竟李卫眼下只是个芝麻绿豆官,皇帝下旨召一个还未正式任命的七品知县入京,这消息一旦传出去可不是什么好事。

何况,无论李卫是否是那个李卫,现在的他对于朱怡成而言并不是什么大事,如果他真是历史上的李卫,那么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朱怡成的心中暗暗记下了此人名字,随后提笔在上面画了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