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页

大叛贼[校对版] 夜深 1802 字 2023-03-17

听到这些话,十三阿哥想了想,一时间倒也无法判断什么。虽然他的母族也算是蒙古人,但他毕竟生养在京中,而且作为皇子,虽然好兵可真正领兵作战也就是在直隶的时候。

对于蒙古的了解,除少年时曾经跟随康熙去过一次外,其他的并不比其他人知道的更多,所以对于蒙古部落的放牧习惯和活动区域更是一无知晓。

“或许,是因为水草的原因?蒙古各部不都是习惯于逐水草而居么?”

“回主子,话虽是这样说,可实际上这还是有所不同的,要知道草原上的水草自有其规律,蒙古人每年迁移的方向、位置大方向基本不会相差太多,除非地势和天气变化严重,这才会另寻新处。可我们这一路而来,明显不是那种情况,既然如此科尔沁蒙古为何会如此举动呢?要知道有几处可相差着百多里地,这样的情况奴才实在是有些看不懂。”

那人说完之后,静静等待着十三阿哥发话,但十三阿哥也没想明白这其中的究竟,何况他现在最重要的还是需要穿过科尔沁蒙古,尽快抵达辽东,只要到了辽东一切就好了。

十三阿哥之所以选定辽东,自然也有他的原因。一来,辽东本就是满清龙兴之地,在如今中原大部落入大明之手,明清混战的情况下,相反辽东反而显得更为平静。二来,建兴皇帝在西安,而直隶被明军占领,再加上明军占据着天津卫,实际上辽东除了通过蒙古之地外已经同中枢切断了联系。其三,辽东的地盘不小,同样也是满人的老家,如果能掌握辽东,十三阿哥就能以此为根基同建兴皇帝分庭抗礼,甚至有机会把四阿哥,也就是如今的雍亲王接来辽东,随后在辽东再建大清。

除此上三点外,另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如今的盛京将军是嵩祝,嵩祝此人是正黄旗出身,在康熙九年袭职为佐领出仕,曾经担任过内阁学士、兵部侍郎、护军统领,并且参与过北征噶尔丹之战,后来调任广州将军负责平叛,随后由于平叛中立下功劳,嵩祝由正皇旗迁正红旗并授意满州都统之职,接着调至盛京为盛京将军。

从嵩祝的经历来看并无不妥,作为一个满人,自袭职以来一步步走上高位,如今又坐镇盛京,是清廷的重要大员。但实际上,嵩祝除了明面上的身份外还有另外一个不为外人知晓的身份,那就是他实际上是雍亲王的旗下奴。

第0646章 盛京

没错,作为朝廷一品大员的嵩祝正是雍亲王的旗下奴,实际上最早嵩祝在正黄旗的时候,作为皇子的雍亲王就是他的主子。

八旗的制度实际上就是典型的奴隶制,它和朝中官职完全不同,在籍的旗人都有各自的主子,比如说普通旗人的主子是他的佐领,而佐领的主子是都统,至于都统的主子又是旗主等等。

正黄旗是上三旗,满清的规矩是上三旗由皇帝亲自领旗主,但实际上皇帝不可能处理具体的旗务,所以康熙在自己的几个儿子成人后就各自让他们替自己掌管旗务,而就是那时候雍亲王成了嵩祝的主子。

之后,嵩祝由正皇旗调至正红旗,而雍亲王也受康熙之命掌管正红旗大部,这一来更成了他名副其实的主子,还有件事不大为人知晓,那就是嵩祝之所以能从许多人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盛京将军,除了他的能力之外,雍亲王在背后也出了不少力。

十三阿哥同雍亲王的关系几乎好的如同一人似的,更是雍亲王唯一真正信任的兄弟,自然知道这些事。这也就是十三阿哥入辽东的真正原因,而且一旦进入辽东,他早就做好打算联系上嵩祝,只要有掌握军队的嵩祝支持,再加上他皇子的身份,由此就能控制住辽东。

“不管他,眼下重要的是尽快赶到辽东,让斥侯注意探路,千万小心。”十三阿哥沉咛片刻,决定暂时不管科尔沁蒙古的异常,再说现在这种情况他身边仅只不过百人而已,就算科尔沁蒙古部真的有什么问题,这些人也无济于事,倒不如先到了辽东再做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