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页

大叛贼[校对版] 夜深 1963 字 2023-03-17

不仅如此,在张家口、山海关一带,明军也开始部分集结,在做好防御的同时适当地出击。

董大山认为,最好的防守还是进攻,北方不同于南方,大明在北方同满清的势力边境太过漫长,另外还有蒙古人站在满清这边,蒙古人的骑兵机动性极强,再加上满清的精锐和还不知多少人的俄国部队,如果只是被动防守的话不免顾此失彼。

此外,董大山还考虑到摆在长城一线的部队大多都是二线部队,也就是由投降的绿营和兵勇再加上后续在北方招募壮丁整编和训练后的部队。这些部队虽然相比之前的清军要稍强些,其战斗意识也更好些,可一旦大战开始,谁都无法确保这些部队能否和精锐明军那样独当一面,所以董大山这么安排既是前面所说的原因,还有打算用这方式练兵的想法。

对于这些,朱怡成最终做了认可的批复。既然张冉和董大山都做出了相应安排,那么就放手让他们去干就是。眼下,朱怡成除了突然出现的俄国人外,更关注的是打通南北的大事,而打通南北虽然表面上进展顺利,可实际上却依旧在僵持阶段。

摆在河南的隆科多部,还有江北的岳钟琪部,再加上在山东的十四阿哥一部,而现在十阿哥领兵从四川而出,同隆科多隐隐连成一片,几部和明军不断争夺黄河周边区域。

十四阿哥胤禵如今被封为诚亲王,在历史上这个诚亲王的头衔是属于老三,也就是三阿哥的。不过,如今三阿哥因为私下传播康熙之死的谣言,被建兴皇帝给圈了起来,直接由原来的亲王降为了贝子,而城亲王这个帽子就落到了胤禵头上。

十阿哥胤礻我一直都是建兴皇帝铁杆中的铁杆,建兴皇帝登基后就把他原来的郡王头衔升为了亲王,同时还给了双亲王俸的待遇。

升为郭亲王的胤礻我也没辜负建兴皇帝的重用,别看他之前被称为“十草包”,但实际上胤礻我的能力还是很强的,在建兴皇帝派人入四川整顿川中军力后,胤礻我用了很短时间就把整个四川的军事力量牢牢控制在了手中,而且还借着“尚方宝剑”对川中各派是又拉拢又分化,使得清廷在极短时间内就完成了对川中的整合。

而且,建兴皇帝之所以能够最终坐稳皇位,胤礻我的功劳可不小,如果没有他后来领兵控制西安的话,或许这清廷因为康熙之死的原因还将乱上些时日。

如今胤礻我带着川中近十万人马分别支援陕西和河南两省,不仅给了在中原的清廷各部打了一剂强心剂,同时还给在江北的岳钟琪一个提醒,当然这个提醒是非但隐秘的,但当事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所以江北岳钟琪部虽然数量最少,但以其卓越的军事指挥下同江南的明军不断周旋,使得明军一直无法在战场上取得实际突破。

第0553章 悲凉

淮安府,知府文栋同漕运总督赫寿面对面对坐着,两人都没说话,摆在面前的茶水早就凉透了,却始终没有碰一下。

自岳钟琪到江北后,这两位难兄难弟就没过上一天好日子,先是被岳钟琪“敲诈勒索”,使得大大破了一笔财,随后岳钟琪又以整顿江北军力的名义直接接过了淮安府和漕丁的统属权,更让他们一下子成了空架子和摆设。

随着十四阿哥,也就是如今的诚亲王到山东后,江北和山东更联成了一体,文栋和赫寿两人更失去了仅有的地位,彻底成了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闲人”。

如果这样这也就算了,可是随着战火由江南烧到了江北,文栋和赫寿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这不,战事的发展导致各处粮食告急,诚亲王和岳钟琪几次下令,要求两人尽快为部队筹集粮草,而且这个数目极其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