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页

大叛贼[校对版] 夜深 1859 字 2023-03-17

“不急不急。”朱怡成笑道:“朕可是听闻你黄大人要大喜了?可有此事?”

“这……皇爷如何得知?”黄履庄也是好几十岁的人了,听朱怡成这么一问这脸居然红了起来,神态也有些扭捏。

瞧他这样子,朱怡成顿时大笑,指着黄履庄道:“你呀你,这成家立业,人之常情。你如今也算是朝中要员更封了爵,而且身价也不低,这些年来一直孤身一人,朕一直忙于国事倒也疏忽了此事,前些时候听人提起这才想起,你不怪朕就好。”

“皇爷能想起微臣,微臣感激都来不及。”

“对了,女方是何家小姐?年芳几何?”朱怡成很八卦地好奇问道。

“回皇爷,乃微臣好友,现翰林院编修,中书舍人,入军机中书行走曾逸书之妹,今年刚过二九年华,前些时日定下的亲事,曾小姐这几日就要抵京了。”黄履庄虽然表情有些扭捏,但神情中却带着喜气。

“通家之好,这是好事!”朱怡成笑着点点头,曾逸书他是知道的,一个非常有才干的人,在军机处虽然职位不高,但深受廖焕之和邬思道重用,朱怡成也见过几面。

当即,朱怡成问了问具体的婚事日子,还主动说到时候会给他们送上一份贺礼,如此之喜让黄履庄高兴不已,当即连连道谢恩。

第0505章 自立?

这些日子朱怡成的心情不错,不久前各前线传回消息,在直隶的明军已彻底占住了脚跟,而湖北的部队也北上过江,兵锋直指河南。而在扬州,明军的进攻也未停止,牢牢把江北的清军拖在扬州一带,至于在山东,明军一直对沧州虎视眈眈。

虽然明军暂时还没彻底打通南北,但在稳扎稳打之下完全占据了上风,而在广西、贵州等地,明军由于并未调走重兵,依旧保持着对两省清军力量的压制,从这点来看,朱怡成当时选择稳妥还是很有道理的。

这个时代,用兵不像后世,俗话说的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历史上几十万人甚至上百万人的大战,其中真正的战兵只不过只有半数甚至更少,而这些军力中负责后勤运输,尤其是粮草辎重的占了多数。

这种限制,再加上交通的不便利,使得战争根本就无法像后世那样进行。就算是骑兵部队,一日推进也不过近百里而已,中国历史上骑兵推进速度最快的当属于成吉思汗的蒙古骑兵,达到了近二百里的高速。但要知道这种骑兵速度是无法复制的,那时候的蒙古骑兵正处在历史的最高峰,而且他们所用骑兵都是一人二骑甚至三骑,再加上采取的后勤就敌和不顾后果的清扫屠杀政策,另外还有地形的因素等等,这才能创造出这种奇迹。

而在普通情况下,骑兵推进速度能达到每日百里左右已经算得上精锐了,就算当年入关的八旗,步马混行推进速度也只是在七十里左右。至于明军方面,骑兵的比例极低,明军的陆军绝大部分都是步兵,除了很少的部队有着些骑兵编制外,也就是新军中的马匹数量稍多些而已。

这当然是因为明军从南方起家的缘故,南方的地形和马匹的缺少注定明军不可能在骑兵上下功夫。再者,朱怡成的明军火器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战术中,骑兵的用途除了斥侯和小股突击力量外也不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