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页

大叛贼[校对版] 夜深 1844 字 2023-03-17

说完,师懿德直接上了马,手中马鞭一挥快马朝着城门方向而去,望着师懿德快速远去的背影,钱大昌不由得闭上了眼,心中同样一声长叹。

收复南京后第五日,南京城已逐渐恢复了次序,随着廖焕之和后续赶都的官吏抵达,一应政务也陆续正常起来,对于南京攻城所破坏的城墙、炮台等防御设施也在修复过程中。

大军经过几日休整基本恢复,苏松的董大山部对于苏州城的攻击也已展开,另外水师从镇江、江阴两地向内陆开始渗透,再加上部分军力已向南京南朝常州方向进军,眼下解决苏松清军的时候马上就要到了。

这一日是黄历的好日子,朱怡成身着衮服王袍带南京主要文武官员前往孝陵祭拜,这里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合葬陵,其陵墓虽过三百多年,由于保存和日常修缮到位基本完好,并无什么损坏,再加上三百多年的光阴过去,孝陵四周处处都是参天大树,依托巨大的孝陵显得格外肃穆。行自陵外朱怡成就早早带文武下马步行,缓缓行走在入陵甬道旁,望着这依山而建的陵墓,心中百感交极。

“礼!”

随着一声喝,朱怡成带着文武再一次三拜九叩,起身后继续向前走,当他行到一处,突然看见旁有块大碑,这碑看起来似乎所立时间不长。

“此碑是何人何时而立?”指着这碑问道。

“回监国,此碑是十年前伪清帝所立的‘治隆唐宋’碑。”担任守陵的官员上前解释道,这些低级官员是清廷派在这里的,平日里只是对孝陵进行管理和修缮工作,拿下南京后,由于这些官员一来品级很低,二来他们也不算政务官,再加上这些年守在孝陵对于大明也算是有功之臣,为此朱怡成不仅把这些人留任下来,而且还给了不少赏赐。

“‘治隆唐宋’碑?呵呵……”朱怡成顿时笑了起来,上前仔细看了看碑文内容,看了没几眼就显出一副极其厌恶的表情:“来人!给孤把此碑拆走!我堂堂皇明何需酋夷来立碑评说!”

马上上来十多个亲军,拿着工具不一会儿这块碑就被挖出砸碎然后带走,之后,挖出的土被填了回去,再细细平整了一下。等没了这块碑,再看看四周,朱怡成顿时觉得瞧起来舒服多了,解决了康熙所立的石碑后,又让人把孝陵后来满清所添加的一些乱七八糟玩意全部除去,朱怡成这才开始大祭。

至于如何大祭,中间需要什么步骤,自然早就有礼部官员做好了安排,朱怡成只需跟着按部就班即可。在大祭之时,朱怡成愣愣看着前方,不由得想起了后世的父母和亲人,再回忆到来到此后所经历的一切苦难和一步步走来的艰辛,不由得心头酸楚,泪如雨下。

“小时候在家,爷爷老是说我家祖上就是您老祖宗的后代,以前小子我是根本不信的,还以为老爷子是喝多了在吹牛皮。不过来到这时代后我渐渐信了,也许是您老祖宗在上天有灵瞧不过满清鞑子特意这样安排的吧。您放心,现在玄玄玄孙子我已经打下南京了,接下来整个江苏也会拿下,等以后一步步恢复我大明江山,这康麻子从我们老朱家夺去的天下一定会回到我们汉人手里!不过,老祖宗您可千万不要撒手不管呀,您得在天上继续保佑我呀……”

念完祭文,上完香,朱怡成三跪九叩后趴在那边念念有词,由于离得远,其他人也听不清朱怡成嘴里在说些什么,但看他那泪流满面又如此虔诚的模样,众人心中都无比感慨。

过了好一会儿,朱怡成这才和老祖宗朱元璋“深入交流”完,也许是在孝陵前说出了一直藏在心里的话,又哭了一阵起身后的朱怡成心里舒畅多了。

当他站起身时,恰好天上遮住太阳的云朵散去,阳光从树木的间隙从天上撒下,驱散了林中的薄雾,如同金光一般照耀在朱怡成的身上,映的朱怡成如同神人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