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8页

“着啊!”

罗谆攥着拳头,往手心里重重一锤:“既然大军未至,孙大人又为何要去主动招惹那五溪蛮族?就算重创了佟溪蛮,其余四族加起来,也足有两三万之众,若是恼羞成怒的杀下山来,你我又该如何抵挡?!”

说到这里,他又一躬到底:“我素闻孙大人聪慧过人,想必定有谋划,可以开解罗某心中的忐忑。”

其实孙绍宗原本并没有准备,要向这五溪城的官员交代些什么。

毕竟他头上还顶着参议的官衔,就算事有不谐,麾下兵马全部转入地方序列,也不会轮到区区一个宣抚使辖制。

然而听罗谆说的郑重其事,又摆出为一城百姓请命的姿态,孙绍宗却也不好置之不理。

于是在心里盘算好说辞之后,他便反问道:“罗大人,依照眼下南疆的局势,大军若是迟迟不至,只有我这一千五百人进驻五溪城,你说蛮人会不会一直乖乖呆在山中?”

“这……”

罗谆虽然很想否定这种假设,但之前五溪蛮族叛乱时,就曾先后击溃包括本省援军在内的万余兵马。

如今正是骄狂之际,又怎么会将城中这两三千兵马放在眼里?

依照自己探听到的情报分析,不出意料的话,年节前后蛮人必然会再次下山劫掠。

而届时这五溪城,自然又是首当其冲。

见罗谆无言以对,孙绍宗便继续道:“若是等蛮人主动来袭,城中军民士气必然低落,就算有我等襄助,这五溪城怕也未必能够保全!”

“故而孙某才要主动出击,一是各个击破,削弱蛮人的实力;二来也好鼓舞士气,让城中军民知道蛮人并不足惧;其三么,则是要贼人知我能攻善战,从而心存顾忌。”

“只要城中军心民意可用,再加上孙某麾下,还带了不少最善守城的火器,想来短时间内,抵挡住蛮人的攻势不成问题。”

“届时孙某亲率少数精锐,选蛮人心腹之地烧杀劫掠一番,继而放出真假参杂的传言,迫使蛮人厌战思归,何愁这些乌合之众不军心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