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摘了挂在脖子上项圈,递到孙绍宗面前,一边忍不住好奇道:“不过就是块石头罢了,哥哥怎得忽然想起要瞧它?”
孙绍宗也不答话,只默默从袖囊里取出周曦那块,托在手里细细比量。
以前他虽也见过贾宝玉的‘通灵宝玉’,可却从未仔细把玩过,因而之前只有个模糊的印象,知道这两块玉的样式有所不同。
然而此时放在一起比较,这不同之处却比想象中的,还要多了不少、大了许多。
首先,两块玉的大小虽相差仿佛,又都是椭圆扁平的形状,但若以上面的文字为参照物,贾宝玉的通灵宝玉是立着的,而周曦那块却是横卧状。
其次,周曦的通灵宝玉看上去白璧无暇,只周遭有些五彩云纹缠绕;至于贾宝玉那块玉,虽也有一圈五彩云纹,但内里却是白里透红的色彩。
而且越是放在阳光下,那抹红色便越是璀璨明艳,直若天边的红霞一般。
再有就是字体了,孙绍宗一早就看出周曦那块玉的文字,是外行人勉强刻上去的,字体歪歪斜斜不说,还有些深浅不一。
如今两下里一对照,才发现非但是雕刻水准有云壤之别,竟连使用的字体也是大相径庭,周曦那枚玉用的是楷书,贾宝玉这枚却是小篆。
这种种的差别,让人很难相信它们是同出一源——偏两者的文字内容,却又是一般无二。
莫非其中一块是仿冒品?
哪又是谁仿冒的谁?
贾宝玉衔玉而生的事迹,已经被荣国府宣扬了十几年,不太可能去抄袭别人的‘文案’。
至于周曦这块么……
单看形貌,倒的确像是道听途说,胡乱仿造出来的残次品。
可谁会把胡乱仿造的残次品,珍而重之的藏在香炉夹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