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页

忠顺王一时也不好继续强杀那些奴才,可又不愿意就此作罢,眼珠一转,忽然哈哈笑道:“既然国舅爷都如此哀求了,本王还能有什么说的?来人啊,赏那些奴才每人三十鞭子,然后便放了吧!”

贾宝玉大喜,这才起身道:“既是如此,宝玉便替家姐谢过王爷了。”

这却是应下了国舅的称呼。

要说他这样原也没什么不对,贵妃的亲弟弟称上一声国舅,也还勉强当得起。

但孙绍宗却是暗叹了一声,伸手向忠顺王身边一引,无奈的道:“宝兄弟,你还不快上前见过国舅爷。”

见过国舅爷?

贾宝玉闻言便是一愣。

而那一直端坐在忠顺王身边的中年人,却忽的冷笑道:“不敢当,贾国舅当面,我赵某人如何敢称什么国舅?”

赵某人?

国舅?!

贾宝玉尴尬的瞪大了眼睛,心下也是后悔的不行——这国舅的名头在旁人面前能认,偏在这人面前万万认不得!

盖因那中年人正是当朝皇后的亲弟弟,太子的亲舅舅,也是这天下唯一的正牌子国舅爷!

第375章 藕香榭中立诗社

却说十五这日,荣国府里的哥儿们,都去了望江楼凑热闹,姑娘们留在家中,却也是不甘寂寞。

辰正【八点】刚过,各院里的莺莺燕燕,便都齐聚在了‘藕香榭’中。

这藕香榭盖在池中,四面有窗,左右有曲廊可通,亦是跨水接岸,后面又有曲折竹桥暗接,平日最是凉爽不过,故而入暑以来,便成了众人集会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