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书吏又道:“卫公子其实是想说,孙大人那桩忤逆案判的太轻了。”
“这倒是有些道理。”
“的确是便宜了那两个畜生。”
“那孙治中又是如何应对的?”
“嘿嘿,孙治中……”
那书吏又略略卖了个关子,等旁人催促起来,他这才继续道:“孙治中直接就认下了,不但照着卫公子说的改判,还请陈经历写了‘思之慎之’四个字,准备挂在客厅墙上。”
“什么?孙治中就这么认怂了?!”
“不是吧,难道卫公子这么厉害?连孙治中也不敢招惹?!”
“可孙治中平时也不像是这等人啊?”
等众人七嘴八舌的议论开来,那书吏才得意道:“要不说你们做不了官呢,人家孙治中要跟你们似的,还能闯下这偌大的名头?他认是认了,可转脸也送给卫公子‘戒骄戒躁’四字,说是要与卫公子共勉。”
戒骄戒躁?
众书吏各自沉吟了片刻,心下便已恍然。
孙绍宗‘神断’之名尽人皆知,即便承认判罚有误也算不得什么大事,何况他还特意请人写了四个字当做警示,完全可以趁机吹一波‘闻过则喜’‘虚怀若谷’之类的。
而那卫若兰看似赢了,但却显得操之过急,尤其‘戒骄戒躁’四字帖上去,更证明了他本身就是‘又骄又躁’之人。
偏偏孙绍宗这‘共勉’的说辞,明面上还一点毛病都挑不出来。
等孙绍宗把那‘思之慎之’一挂,卫若兰要是不硬着头皮挂上‘戒骄戒躁’四字,岂不是更显得气量狭小,远不如孙绍宗胸襟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