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页

调教初唐[校对版] 晴了 2253 字 2023-03-15

“呵呵,从一开始本官就说过,诸位大人的工作,本官不会作任何的干涉的,既然大人说可以栽种东西,那本官是不是可以……”我眼巴巴地瞅着这几位,本公子只知道这种法子可以改良土壤,但是啥时候能种东西,却不是我说了算,至少这些人要远远比我在行得多。

“县令大人若是着急的话,如今乃是夏末,这个时节嘛……”那位带头的农学专家摆出了一副科学家的谱,打量了半天,伸着手指头在那掐算,看得老子冷汗差点下来了,恨不得拿手拽拽他的胡须,看这丫的是不是袁神棍假扮的,还好,在我还未付之于行动之前,这位总算是又开了口:“现在是夏末,种麦子是赶不上了,不过,大人若是愿意,可以试种一下绿豆,成熟期短,到了秋末之前,便可收获。”

……

“多谢大师指点。嗯,多谢大人指点。”我清了清嗓子,丢下了这位正发愣的农学专家,去招呼我的家兵家将们去也。

用的,自然是新农具,本公子特地从武研院里拖来的几台耧车,这些可不是那种手推的一耧车,同样也不是那种牛拉的三耧车,而是武研院最强悍的科研心血,三匹马拉的十耧车。播种宽度达到了二米,绝对是超级强悍的,提前一千多年实现农业半机械化的强大农业器械。

当这些耕作器械运到了渭南县城时,倒是引得不少的百姓都跑来围观,没办法,谁让渭南这个县城不起眼得很,加上如今大唐为了拓边,武研院生产的所有新式农具和着朝庭分派下来的驽马大都向北方的河套地区供应。

而至于辽东,自从发现了大型的铁矿之后,已经派驻了大量的匠师在当地就近生产,但凡武研院研制出新农具,就会将其样品和设计图纸发往辽东,着辽东农具厂生产。所以,长安这里原本是离这个武研院最近的地方反而没能落下多少好处,不过,本公子一来,自然就不一样了,谁让咱是武研院的头头,顶着一个试用的名号,本公子的条子就能在武研院的农业器械供应方面畅通无阻。

就在这些百姓的好奇和喧嚷声中,这种最新型号的农业机械确实让人好奇得厉害,毕竟,这种先进的器械,连我都是第一次见到,以前见到的最宽的不过是七耧车,供两匹马拉着跑,现在倒好,十耧车都整出来了,不过还好,随行来的还有试驾员,就跟后世的试飞员差不了多少,他们是专门试验新式农具的工作人员。

一个二个雄纠纠气昂昂的,引得边上围观的百姓纷纷猜测着他们的来历。不下千余的百姓跟着我们的队伍来到了那片已经适合耕作的盐碱地边上,开始组装起机械来。

第923章 耕作表演

三匹马给套在了前头,嗯,很不错,让我想起了一首很是值得人回味的三套车,不知道是不是指的就是这种三匹马套一辆耧车。

一切完毕之后,那些个试驾人员开始登上了机械,这才知道,控制马匹的是中间那位,站在耧车与马匹之间的特制平台上,在耧车后边有三个人,全都用皮带固定在耧车的横杠上,脚就踩在特制的踏板上,他们是专门负责看住耧车上的入料斗另外一个用途就是凭借他们的体重,让耧车不至少达不到标准的耕作深度。

而那位负责送货过来的武研院官员的十分殷勤地告诉我每一个位置不同的用途,还有那些输送种子的孔子的大小可以调节,甚至种子落下的间隔时间也可以进行调节,另外还有特制的挡板,使得耕作深度不会太深,以防减少出芽率。这让我十分的高兴,除了这玩意是马拉的,哪儿比后世吃油的播种机差了?

“大人尽管放心,这种十耧车,一架一天就能播种十顷地,比起那种用牛拉的三耧车来,要快上十倍。这次因为大人您要的匆忙,所以,主事钟大人委下官,临时把这三台从试验田那边抽调了过来,还望大人谅解一二。”那位武研院的官员一脸地小心。

听了这话,我心里边的高兴劲头别提有多美了,一架十耧车可一年耕作翻种十顷,那可就是一千亩地,这里收拾出来的三千亩土地,也就是一天的功夫就能整完。“好好好,三架这种耧车已经够用了,拿多了也是浪费,对了,这种耧车,我看他的操作也是很简便的嘛。”我拍了拍这位官员的肩膀,一脸赞许地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