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刻钟后,被剥成了光猪,还被剃光了头发眉毛胡子的倭人使臣一人提着一片树叶,在大唐军营那一阵阵宛如海潮的轰笑声中,光着屁股跌跌撞撞地朝着营门外窜去。
到了晚上,大军集结驻扎之后,在晚餐的时候,刘仁轨有些担忧地凑我边上低语道:“大人,您这么做,怕是不太妥当吧?”
我淡淡一笑摆了摆头,朝着在座大嚼着美食的诸位将领言道:“有什么妥当不妥当的,小弟出征之时,陛下就曾有旨与我,现在说与你等知道,陛下要是不是让倭国臣服于我大唐,而是需要这一块土地,诸位可都听清了?”
“那敢情可好,哈哈哈,那咱们还有啥计较的,来一个宰一个,来俩咱就宰一双……”一帮将领激动地直乐,我这话一说出来,也就给大唐对倭国的军事行动定了性,也就是说,对于倭国,只能打,没别的招,如此侮辱,若是倭人能够忍受下来,那也成,反正就算是不打,他们也只能乖乖地交出户口典籍,成为我大唐的劳动力。
刘仁轨微微一愣,没有再说话,晚宴之后,我把刘仁轨留了下来,把一些能够说的消息都告诉了他,刘仁轨可不是傻二愣子,仔细一想,就联系出了其中的关键。一拍大腿:“妙,陛下果然是陛下,如此一来,我大唐可又有了开发南方数岛的本钱,另外,我大唐正缺人手修筑道路呢。”
“呵呵呵,这可是刘大人你自己说的,与本将无关。”我淡淡一笑道。
刘仁轨眯起了眼:“大人却被没说,只不过是下官胡乱瞎猜的而已,当不得真!”然后与我相视一笑,随后向我报告这一段时间消耗的粮草锱重。
“也就是说,咱们的军资还能支撑上一个半月,至少炮弹和其他物资,至少能支撑全军发动三到四次全面性的战斗对吧?”我盘算了一下刘仁轨传递给我的信息,然后说道。
刘仁轨点了点头:“正是,下官所忧者,粮食,毕竟,我们从这里到藤原京,按照原定计划就需要半个月以上,现在据参谋和侦察人员收到的消息,倭国大军正向我大军前往藤原京必经之地鸟取城增派大军,意图很明显,就是想跟咱们拼消耗。”
刘仁轨的分析并非没有道理,但是,除了鸟取城这一条便捷大道之外,走其他的路,花的时间会更长,对于士气和口粮更加是个考验。况且我们进奏院派往倭国的情报人员已经很明确地传来了消息,除了走鸟,另一条路就必须从松江直接南下,然后绕往偏西方向,才能向东而行,这一条道路,却正是倭国驻守九州的倭国军队驰援藤原京的必经之路,若是在路上多有纠缠,到时候,军粮都没了,还打个屁的仗。五万大唐精锐变成了连武器都提不动的饿鬼。
第744章 胸有成竹
“按张大总管当时的授意,大唐水师回程需要花上至少十天的时间,加上战争进展的不可预期性,至少要十到二十天的时间方能结束战斗,所以,张大总管要求我们必须攻战靠近海岸的鸟取城,以此作为据点,便于水师的运输船来对我们进行下一次的补给。”我把张大总管与我商议的结果告知了刘仁轨。
刘仁轨也没办法了,只能苦笑了两声:“看来,就算是前边的鸟取城再是固若金汤,大人也是要走这条路的?”
“那是自然。”我非常肯定地点了点头,旋及朝着刘仁轨笑了笑:“甭管倭人能凑出多少兵马,城池多么坚固,凭我大唐五万精锐,这么多的火器,连高丽句那么多固若金汤的坚城都被我们一一拆掉,难道咱们还怕几个连铁剑都造不成的蛮子不成?”
“再说了,大军在外,若是粮食难以为继,也不是没有办法……”我说到了这儿故意顿了一顿,刘仁轨的眼睛眯了起来缓缓地道:“大人之意是,就粮于敌?”
我点了点头:“正是!”刘仁轨没有再说什么,朝我长施一礼之后告辞了出去,这种话不用说得太分明,而且,大唐军队对外作战,这么干的也不在少数,特别是在敌国土地上,当年苏定芳北疆铁勒一战,采用的正是就粮于敌,要不然,在敌后纵横数月,哪来的粮草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