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页

调教初唐[校对版] 晴了 2231 字 2023-03-15

别以为李叔叔是二百五,老流氓心里边可是清楚得很,不过,这很正常,就算是我不需要,不想动弹,可照样还是犯些小错让李叔叔拿捏住尾巴。为啥?这道理简单,其实又充满了对人类心理研究的一门深奥的学问。

人无完人是肯定的,但又得分几种,王莽、曹操、甚至是霍光,这三位,都是对国家对民族作出了一定贡献的人,可以说,在他们的前期你几乎挑不出他们人格上的错处,可就是这样的人,却都落到了大忠大奸的骂名,霍光死后,族诛,这样的下场和后果让后世的帝王都无比的警惕,就是因为他们在一开始表现的太完美了。

偶尔犯些小错,耍耍无赖,干些而冲动的事儿,这反而能让李叔叔觉得我是一个真性情之人,这样一来,李叔叔就不会对我有所怀疑和不满,反而能更的把我和他之间的距离拉近,形容一个比之君臣关系更加牢固的翁婿关系,另外李叔叔本就是一位英明而不噬杀功臣的君主,何况就连心冷如铁、杀人从来不论亲疏、连自己的二个女儿都全杀了抛尸荒野,把自己的外孙也干掉的汉武帝,对于有材华,真性情的霍去病,同样的是采取了宽荣到近乎宠溺的地步。

……

这是什么?这只能说明一件事,有才华是好事,但你还得会做人,在什么样的人前,就得有什么样的表现,就像程叔叔,说实话,程叔叔绝对是我的偶象,虽然他无耻的程度常常令我不齿,但是他就是这么一个把握了皇帝脉博的人,很会看眼色,在很多时候,李叔叔不方便出面处理某些事情的时候,或者是朝臣在某些问题上处于僵局的时候,程叔叔往往能起到奇兵之效,甚至有可能反败为胜,这也是李叔叔对程叔叔这个老匹夫既生气,却又恩宠不断的原因。

老爷子没理我,只是又继续说着李叔叔私下里边跟他聊起的话题:“陛下有意让你带一些此种占城稻去江南一带,看看能不能有地域种上两季。不过陛下只是稍微一提,因为这也还得让工部再作一些试验,陛下的意思,也就是让你去江南之后,试种一些罢了。”

“既然是陛下有令,孩子自该遵令而行,不过,孩儿以为,百姓们久种稻种,已然习惯了他们的耕作方式,若是让他们换种而耕,孩子儿其中那些官员好心反而办成了坏事。”大哥点了点头,不过,表情显得有些难为,不过大哥的考虑也很全面,怕啥?最怕的就是官员不作为,要不然就是作为太过份了,这一样来,反而挠得天怒人怨。

“唔,你说的也有几分道理,再斟酌一下也是好的。”老爷子点了点头。听了这话,我忍不住有些急了:“大哥,俊倒是有个办法,或许可让那些百姓跟着种。只是……”我瞅了老爷子一眼,有些担心老家伙一会又找我的碴,说我又搞公私不分。

“哦?二郎有何想法,尽管言来无妨,这是在家里,说错了,为父也不会骂便你是了。”老爷子斜了我一眼,见我那种表情,忍不住卟哧一笑,借着喝水掩饰,换上了温和的笑脸之后言道。

第663章 娘亲的忧患意识

“父亲既然这么说,那孩儿请大胆直言了,还请大哥与父亲指点一二。孩儿想问,若是大哥到了苏州,可以不可以借着官府之力,买上个数千亩地。”我抿了抿嘴,还是决定把想法说出来。

“嗯?”老爷子和大哥对望了一眼,目光都显得很是迷惑。

“二弟你此言何意?为兄可真糊涂了。”大哥挠挠头,忍不住问道。老爷子拧着眉头,似乎正在探究我有何用意。我见老爷子并没有当场发彪的架势,还行,那我就继续说下去:“大哥可知道百姓的心理,就是从众。如果大哥能得陛下之授命,在江南道一带各州县,各置一片公田,出钱向林邑国请人来指导当地的百姓耕作,一面让各州县之相关农业官员学习,一来,官员能学习到此种稻种的耕作之法,二来,也能让当地的百姓亲眼看到这种稻种一年数熟的利处,你说说,谁不愿意多打一些粮食,多挣一些钱帛?”

“好算计!二郎果然一肚子鬼门道。”老爷子一巴掌拍在大腿上,乐呵呵地指着我大笑道。然后老爷子也作出了补充:“大郎,你二弟此法虽妙,然而,运作之时,一定要谨慎,最好是先在江南东道加以运作,那里离你的治所最近,有什么问题,你可既时处置,如此一来,就算是有甚子事,你也能弹压得住,若是远了,当地的官员给你照猫画虎,整出事端来,必有鞭长莫及之忧。

另外,老夫也知道,此稻种,越是炎热之地,越能多种,最好是尽量向南,不要向北,先在江南东道作出个榜样来,到时候,陛下定然会加以关注,到了那时候,你再逐一推广开来,那时候,呵呵呵……”老爷子笑得很是奸诈,表情很猥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