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良知道不是沈南朋不乐意,而是没把握,否则会直接应下来:“没事,纯好奇。”
临挂电话前,沈南朋追了句:“我觉得这戏已经够了,对温总你的名声影响不小,很多人并不了解你的作风。”
“原来如此。”温良略有恍然,“多谢沈总提醒。”
结束通话后,温良有些好笑的摇了摇头。
他才想起来此前博浪与萎落那场竞争把范围局限得比较精准,没有太影响萎落其它业务,同样也没太让公众知道柳八爷的名声。
现在的柳八爷在公共网络空间更多的还是商业教父名声,当然也有不少人知道他手段不是很光彩。
而现在这个读本事件,网友更多的是觉得柳八爷道德有瑕疵,没那么关注本质问题。
其次,现在也不是后世那会柳八爷已经因一些个网络大v的助推下成了人人喊打的角色。
后世的急先锋南学者去年还忙着给某文学奖得主歌功颂德,表示赞美他就是赞美中国当代文学云云,全然忽略颁奖词里那些对中国来说十分险恶的用词……以南学者的水平没理由看不懂英文,亦或不会使用翻译工具。
后世有网友评这位南学者是:‘人们想听到什么声音,我就发什么声音’。
综上,以现在的环境和舆论氛围以及网友认知,站在‘有心人’的角度,戏已经差不多了,毕竟一举多得。
而站在温良的角度,他只觉得什么几把东西啊,真踏马能贬低自己。
以他现在的真实影响力和掌控的资源,他有必要在乎什么名声?
他现在玩得都是什么?
在线路竞争中争当棋手,还只是一半力气,另一半力气盯着海外市场的肥肉淦。
所以温良直接给气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