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目前普遍认为,博浪推出的神龙1可能是在ar指令集体系上魔改了微架构,走的是苹果a系列芯片的路子。
而且根据实际评测表现,普遍认为神龙1的魔改程度远不如苹果a系列,因为毕竟是四核打双核,才有超越综合性能的表现。
虽说一个是40n一个是32n,但工艺制程的先进程度最主要的提升在于芯片体积和功耗等方面。
不考虑任何因素的情况下,单独拼性能,在落后制程上也可以实现,增大芯片体积、堆叠更多晶体管也是一种解决方案。
不过假设是300n之类的制程生产的芯片,要有同等性能,而且是放在小型移动设备如手机上,那估计结果只能是插电使用,电池供电百分百无法满足芯片启动功率,就更别说体积、散热。
评测得出的认知是真的。
在神龙1上那40多亿的投入,还远不够在cu单核性能等层面追平苹果a系列目前市面上流通最新的a6芯片。
只能是质量不够数量凑。
不过那只是目前最低端的1。
而博浪还没拿出来28n制程的另一芯片,预计可能有cu单核性能差不多追平苹果显然会在秋季推出的a7芯片。
当然,那又是另外的价钱了。
一代试水加堆数量,二代优化继续堆数量,大概要到三代、四代才有可能是领先加堆料。
不过也需要考虑到苹果的应对可能性。
a7还好说,因为传闻早在去年就已经流片试产了……毕竟今年三月份就已经有消息指出下一代ihone已经开始量产。
而且对苹果这种大型商业公司来说,正式商用的方案轻易不会改,毕竟公司需要为股东负责,所以可能还是双核cu。
给了博浪通过堆数量来超越综合性能的机会。
但是,如果秋季两个品牌的较量再是苹果一面倒,且星海大幅度领先,那苹果会拿出来的下一代a8有极大可能性也会堆数量乃至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