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9倍的比例。
这还踏马是软件。
硬件方面更恐怖,另一个鲜明的例子,神龙1。
不算计入之前那块ar芯片的部分投入,在1月下旬对接华虹开始代工生产之后,博浪投入了接近36亿资金。
要知道40n工艺的一次流片才几百万啊!
而与之相对的是,那块基本基于ar方桉的芯片拿去流片之后的花销则不到2000万。
这就是区别。
这例子还不够明确的话,oled屏。
曹院士实验组在机缘巧合下花了不到1个亿人民币的资金搞出来了全新的红、绿、蓝三种有机发光层材料,这是新材料新理论,是原创科技,因为别人没有,别人想要商用也得基于此去完善。
而为了把这种材料从实验室转到商用上,博浪规划了100亿的战略投资给到华星光电。
为了争分夺秒抢时间,华星光电那边打保票的极限是会花光这100个亿,可能还不够的地步。
尽管博浪在基础研究领域向……主要是材料向的研究投入很大,但也从来没想过单打独斗这回事。
因为后续投入太大了。
这也是博浪不止一次战略投资包括七星电子、北方微电子等一众企业的缘故,这些企业的业务范围已经包括了类似项目,有一定的成果实践经验。
温良也不止一次直接向老苗头这个主要人物提出想法,希望从上而下。
…………
抛出一个问题,温良也没有指望会立即获得确切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