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主导权在温良这边,所以马珀利一人来不行,还得有刘迟平从旁放台阶,提一些你知我知,分明不用提却又不得不提出来的话题。
比如不带微博。
大家都心知肚明,可刘迟平不能不提出来,温良也不得不表态,这就是商人的虚伪。
毕竟本来是三家一块发展,而且微博国际版形势正经不错呢。
但是接下来要正经开始投入资源,内部进行初步利益分配了,俗称的丑话说前面,于是微博那点体量自然就上不了桌了。
事实上从微博变成新微博以来,磋商绝大多数与微博有关的事情时,直接都没带新浪这个原大股东,蛋糕便被分好了。
残酷吧?
这踏马就叫商业。
这踏马就叫利益。
没本事没底气,连上桌谈自身利益的资格都没有。
温良在商业上从来都不是什么好东西,该有的能占的利益,他哪一份都没错过。
这个‘现实’放在很多地方都通用。
以过去的萎落手机业务为例,国资和三大运营商要取消与萎落集采合作时,也是没跟萎落商量便直接做出了决定……
提完微博这一茬,有了初步的‘共识’,接下来马珀利也拿出了态度:“我们这边的出海计划进行得不太顺利,严重拖慢了步子,我们内部研究后,决定进行精简、优化与重点发展。”
刘迟平顺势接着往下说:“考虑到海外市场的复杂性,我们认为在站稳脚跟的情况下,稳步发展公众社交、手游这两大块更经济利益,也更稳妥,事缓则圆嘛。”
温良略加思考,还是直接表示反对意见:“我不太认同,商业竞争上我相信你们比我理解更深刻,不是我们缓了海外市场的互联网巨头就会停下来。”
“我们这边仔细分析过海外市场的细节,为此建立了发展模型,我投屏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