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不待元猗泽回他,元頔便背手走到他身侧悠悠道:四海祸端迭起天下为之愁苦,可是父亲十数年黩武之过?千秋功罪皆在你身,岂不是要陷万劫不复之地,儿子绝不忍心。熙宁朝毁多少生灵我便救多少生灵,功罪相抵,父亲不必忧心。元頔声调渐低,你便在此处,不许去别的地方。

元頔说了这个话,元猗泽便问道:续儿并道徽净徽姊妹如何了?

元頔与他并肩一道远眺,回道:他们是我的弟妹。元续年少莫敢与我相争,两个妹妹我也自然会好好照拂绝不叫她们受了委屈。至于他们忧心父皇病势,倒也不必了。我身为长兄并东宫自会一力担起钧枢要务并父亲安危。

元頔素来是沉稳有为的国之储君,是温良恭俭让的长兄,任谁也不敢去想他会禁锢君父于御苑、一手把持朝政,做了无君无父的悖逆之人。

元猗泽做皇子皇孙的时候同儿子元頔不同,他的父皇在潜邸时候便妃妾成百,后来皇子皇女达六十余人。在众多子女中元猗泽能稍得父皇青眼,一来是生得聪明漂亮,更重要的是他有皇祖父圣眷。元猗泽的记忆里只有父皇那一丝丝微薄的眷顾。后来他与崔氏成婚得了元頔,看着抱在怀里红彤彤的小儿,元猗泽深觉此子既托生为其嫡长子,有崔令光这样的母亲,那合该是昭朝百年来出身最高贵、血统最纯正的国君。而这个孩子也是他的第一子,他要做一个与父皇不同的父亲。

崔氏在的时候他只觉得元頔生得安静,眼仁黑白分明,吮着手指打量大人的时候眼神既已有懂事的样子。崔氏离世时元頔不过孩提之年,骤离了母亲虽茫然亦不适,开始哭闹。元猗泽痛失发妻,抱着二人的独子方知小儿这个年纪会哭会闹会不愿睡觉。崔令光是清河崔氏的嫡女,美貌绝伦又兼才情横溢,若非他有登极之相只怕也娶不到这么一位王妃,可惜红颜易逝只遗一子。

元猗泽抱着歉疚怜惜和怀念亡妻的心情将元頔放在自己身边教养。十年前立储君,元頔入东宫,离开太极宫的时候这个孩子已初见气度,一道通训门将父子相隔,再见便是国主与储君了。

夏日清风拂过,元猗泽望着远处花树摇动缓缓道:我只同你母亲过过一次生辰,那时她腹中已有了你,算是我三人一道过的。那一年是她入府第二年,不过十六岁。她与我同年,如今算来三十有六。我几成老朽,她该还是十八岁时的模样,花颜未改,只是人间不再。我所求不多,登基以来国事万端,算而今不过三次赴陵酹酒,恐她早生遗恨要离我而去了。她生前最爱是所藏名琴绿绮,此物本该随她而去,然故剑难忘我心有不舍,才一直存放在重华宫中。我夫妻若要团聚,我需携绿绮去与她相见,将它取来吧。

他说了这通话,元頔却久久不应,许久的沉默后才开口道:母亲生前最爱,应当是我。便有早逝遗恨,也是挂念我这幼子。可我好得很,她早该安心转入轮回了。至于你,既有淑贤二妃为新宠,何必叙什么故剑之情?

元頔拂袖而去,留元猗泽一人背手而立,神情颇为淡然,似乎不以为忤全不在意方才他说的话。

第2章

夜深以后元猗泽在灯下读书,翻的是本前朝的笔记,因其中春秋曲笔对朝廷多有贬抑故被保留。元猗泽极少看这样的文字,书之曲折读之不快,文人牢骚罢了。但如今他左右无事拿来翻翻,觉得这字里行间意有所指的酸味还挺有趣。

近侍董原入内的时候便见到皇帝支颐靠在凭几上正在安静读书。他是元猗泽心腹,自入御苑后便被专人监视,只在该出现的时候出现。元猗泽睡眠极浅,要靠他调香助眠,所以这时候元頔也只能将他放进来。他上前拜见主上,元猗泽搁下书招呼他:看书用力了,眼睛乏,替朕揉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