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芝龙?这家伙当真是决定明末走向的一个关键性人物,昨日和孙承宗聊的,那批海商们就是看中了郑芝龙的能力,想把他培养起来,成为一个能压制东南沿海官府、夷人、海盗这三方的人物,让东南沿海平静下来,为他们的海上贸易扫平道路,但是,这事给自己搅黄了,自己不但把郑芝龙招进了宫,还高规格的招抚他,甚至让他写关于夷人的种种,这一点,让那些海商意识到,自己比他们更清楚海上的一切,隐瞒真相、欺骗皇帝最后的一丝希望破灭了,于是,转而投靠自己。搞定了郑芝龙,也就是说,日后的那些关税,算是有着落了,每年不说多,算个大几百万两,千吧万两银子,应该还是很好弄到的,杨改革坐在床上,一个人嘿嘿直笑。
“算了,让他多等一会吧,朕先去文华殿处理了今日的事再见他。”杨改革本想立刻见郑芝龙,但是想想,觉得还是算了,还是晾一会再说,先把那些江南的海商摆平了再说。
“遵命……”王承恩答应下来。
一群宫女,太监,开始为皇帝穿衣打扮。
……
文华殿。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是大臣们磕头的声音。
“都起来吧。”杨改革今日心情相当不错,连声音也带着一丝欢喜。
“谢陛下隆恩……”众臣这才爬起来,开始正式处理朝政。
其实,这文华殿议事,也不是每天都需要来,也不是每天都有大事,小事内阁自己就处理了,大事会放在早朝上,或者是平台里直接就下令了。也就不大不小的一些事,放在这里讨论。
“诸位卿家,今日可有什么事要奏?”杨改革依旧像往常一般问道。
处理了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杨改革准备正式回复那些海商。
“昨日是哪位卿家说要朕出钱造船的?”杨改革问道,昨日那个满脸堆笑的大臣给杨改革的印象相当深刻,又很模糊,以至于他是谁,总是记不住。
“回陛下,臣在。”一个满脸堆笑,笑呵呵的大臣立刻出班道。
“昨日朕应下了这件事,朕想了想,决定给江南愿意造船转运灾民的商家,依照船的大小,分别补贴一成到二成银子不等,等船造好了,就让他们参与灾民的转运,一次也不用多,如卿家所言,胜在年长日久……”杨改革一脸微笑的说道。
底下的大臣听了,个个变脸,皇帝这气魄,这手段,这花钱的能力,当真是无人能出其左右啊!连这种狮子大开口的事,也敢答应。
毕自严脸都绿了,皇帝是怎么了?傻了么?怎么能这样答应?陛下不知道南方造船能造多大么?几千两那是小船,一二万两银子的船也不在少数,陛下要是真的出二成银子给江南那批人造船,怕江南家家户户都得造船,别说一二万两银子,怕是七八万两银子的大船,怕是连宝船他们也敢造呢,这一年得花多少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