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赵北现在还没有正式下令全国禁烟,但是作为一国元首,他确实也无法容忍国人继续被鸦片毒害下去,他制订的五年禁烟计划虽然还没到期限,但是未雨绸缪却是很有必要的。
对于赵北补充的谈判条件,朱尔典表示了谨慎的支持,其实统一中国货币的事情正是英国商人愿意看到的,不过这个“国际银行”的问题却不是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因为赵北建议由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四个国家的“非政府背景的财团或银行”联合组织一个纯粹的商业银行团,不带任何政治色彩的商业银行团,然后依靠这个银行向中国中枢政府提供币制改革所需的巨额资金。
英国政府会同意这个“国际商业银行团”的要求么?朱尔典心里没有底,在他看来,英国政府此次的让步已是“非常慷慨”了,但是这个“远东狂人”却有些得寸进尺。
难道这个“远东狂人”真的以为英国政府不会狗急跳墙么?
或许,这位总统先生压根就不认为英国政府会接受这些条件,所以故意将价钱喊得很高,毕竟,现在他与德国的关系已是越来越密切,与英国靠拢,肯定会引起德国人的不满。
波斯尼亚危机结束了,欧洲局势似乎正走向缓和,但是作为外交官,朱尔典却明白,德国永远是英国最危险的敌人,而且,德国的外交官们显然也持相同观点。
更为棘手的是,赵北的四个条件中,第二条关于东三省问题的条件,似乎是专门针对日本的,这直接关系到英国与日本的关系,恐怕连英国外交大臣也不敢轻易答应。
这恐怕是一次艰难的外交谈判。
端着秦四虎递过去的一只碟子,望着放在碟子上被切成几块并摞起来的烙饼,朱尔典良久无语。
第444章 虚张声势
看了眼沉默中的英国公使朱尔典,赵北并没有打断他的思绪,而是埋头继续吃着他的午饭,一旁的外务总长唐绍仪也学着总统的样子,嚼着那放了太多葱花的烙饼。
在唐绍仪看来,赵北的谈判条件并不算太过分,至少没有挑战英国政府的底线和耐心,向中国中枢政府提供商业贷款以便改革全国币制,这对于英国商人来讲也是有好处的,何况这是商业贷款,贷款本身就已能够赚取利润,英国商人没有借口反对这个国际商业银行的提议,至于那个鸦片贸易非法的条件,更是堂堂正正,现在包括英国、美国在内,许多国家的政治家、社会学家都已认识到鸦片贸易的危害,全面禁止鸦片贸易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如果英国政府此次能够做出表率的话,那么,将多多少少改善一下英国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形象。
所以,唐绍仪不太明白朱尔典为什么会沉默下去,而不是借着这个话题修复与赵北之间的关系,其实,自从赵北入主中枢之后,他就没有再怎么主动招惹过英国,虽然继续在向德国靠拢,但是在唐绍仪看来,赵北还是很有分寸的,这确实大出他的意料之外。
狂人不狂,只是有些狡诈,这是唐绍仪通过这段时间的观察所得出的唯一结论,赵北的“狂”不过是表面而已,在这“狂”的下面,却隐藏着一双睿智的眼睛,这双眼睛似乎可以看穿一切,或许,赵北就是依靠这双睿智的眼睛才入主中枢的。
唐绍仪希望朱尔典能够借此机会与赵北修复“友谊”,但是问题在于,朱尔典身不由己,英国政府给他的训令很明确,那就是,既不能让中国彻底倒向德国一边,也不能让日本因为中国的缘故而疏远英国。
既想马儿跑得快,又想马儿不吃草,这英国政府的如意算盘倒是打得精明,只可惜,日本人不是笨蛋,中国人也不是笨蛋,朱尔典更不是笨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