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封电报也是黎元洪拍过来的,是一封决心书,在这电报上头,黎委员指天盟誓,要跟着总司令与北洋集团“斗争到底”,坚决捍卫“宪法之尊严”与“国民之利益”,少不了还要拍拍总司令、委员长的马屁,电报末尾也没忘了推荐几位委员的候选人。
赵北认真看了看那份长长的委员候选人名单,多数都是黎元洪的门客、好友、故旧、学生,就连那位大烟鬼饶汉祥也列名其上,这黎委员的昭昭之心可是跃然纸上,当然,为了避免过于让人侧目,黎元洪还推荐了一些“外人”,其中多半又是湖南都督汤化龙的亲信,他这用心可算是良苦而深远啊。
“对于很多有心人来说,今晚,又是一个不眠之夜啊。”
赵北微笑着拿起笔,开始拟定庶务委员会候补委员名单。
……
这确实是一个不眠之夜,不仅赵北、黎元洪、汤化龙、汤乡铭等人没有睡觉,就连堂堂民国临时大总统袁世凯也没有入睡。
穿着件真丝睡袍,袁世凯背着手在总统府居仁堂边的一间小会议室里踱来踱去,角落站着他的长子袁克定和次子袁克文,两人却是穿戴整齐,面无表情的垂手而立。
当墙上的挂钟敲响钟锤的时候,赵秉钧终于走回了会议室,径直走到袁世凯跟前,也是垂手而立。
“禀大总统,刚才郑州来电,北洋第三师、第九师已攻克京汉路上的重镇西平,完全击溃防守西平的南军部队数万人,现正整顿部队,只待天明便可继续南进,一路扫荡,直奔武胜关。”
“哦?这一次可是冯华甫(冯国璋)亲拟的电稿?”
袁世凯如释重负的长舒口气,然后在身边的那张长沙发上坐下,看着面前的茶几询问赵秉钧。
“正是冯华甫亲拟的电稿。现在,他正率领第四师、第七师兼程南下,准备与第三师、第九师会合,四个师齐攻信阳,争取尽快拿下信阳。”
“听说信阳是南军在河南的据点,那里工事坚固,易守难攻啊。冯华甫有几成胜算?”
听见袁世凯发问,赵秉钧迟疑了一下,说道:“卑职看冯华甫的电报上口气很是轻松,他说西平之战一举击溃数万南军,这足见南军无人,军心不齐,士气低落,正是我军乘胜追击的时候。不过,刚才吴子玉的电报上却说西平南军似乎是主动撤退,并非溃败,孰是孰非,卑职却也无从判断。”
“吴子玉刚刚做师长,独当一面,未免谨慎得过分了些。”
袁世凯微笑着摇了摇头,站起身,背着手又踱了几步,然后扭回头,看着墙上的那幅军用地图,收敛了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