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青河、梁文展、胡致庸、叶君安等人在浙东对此方案有很大争议,无法轻易做决定,将这个烫手山芋丢到崇州来。
林缚签署批准了这一方案,除了这个之外,林缚还签署同意南袭部队在袭扰浙南、闽东沿海保持克制,在不侵扰掠夺中下贫农的同时,可以向地方强行赎买米粮、铁器及骡马耕牛等物资的命令。
淮东能从海东地区引入大量的,廉价的铜,包括林梦得、周广南、孙丰毅等人在内,都一直请求在淮东开模铸币。即使在银铜跌价,粮铁布牛等物价飞涨的当世,淮东利用海东铜开模铸币,仍然有丰厚的铸币利润,可以很大的弥补军资不足。
林缚对金融的认识在后世只能算是有些常识,但也要比当世人深刻、深远得多。
要是淮东放开量来铸币,大量铜币只是在淮东内部流通,最终只是加剧淮东地区的物价飞涨,对长期治理淮东是不利的。
有时候,林缚能认识到这一点,但要说服别人是困难的。当从海东运进来的铜有大量节余时,每天给军资补养等事逼得快发疯的林梦得等人,怎么可能克制住不拿这些铜铸成铜币去换紧缺物资的冲动?
最后还是王成服献策,建议淮东放量铸币,这些铜币不用在淮东核心地区流通,但早期可以大规模的运入明州府,用于从明州府地方势力手里收购米粮、布匹及骡马甚至田地,维持淮东军早期在明州府的驻军所需。
用铜币进行赎买的手段,远要比强行征用或抢夺要温和得多,也更容易让地方势力接受。
还有一点,就是利用袭扰作战的机会,从敌控地区实行强行赎买的策略。
本来就算掠夺,能掠夺的物资数量也会受限于掠夺部队的渗透程度。通过向闽东、浙南等沿海民众实施强行赎买,一来能够降低地方民众的抵抗烈度;再者大量铜币的涌入,会使浙闽腹地的物资源源不断地流向沿海,浙东则有持续不断用铜币从浙闽沿海进行物资赎买的机会。只要有利可图,甚至能诱使闽东、浙南等沿海的地方势力参与进来。
当然,最终的目的,是要暗中推动奢家控制区域物价飞涨,进一步限制奢家从地方获得补给的能力。
林缚最终没有将铸币权授给淮东钱庄,只同意在支度使下面设铸币司,在五月上旬一次性批准开模铸造等同于二十万两银的铜币。
战争从来都是不择手段的,不能带有仁慈之心的。有的是看得见的杀人见血的硬刀子,有的是看不见流血却更要命的软刀子。淮东通过贸易垄断的手段,用生丝等奢侈物换取米粮,铜铁及皮料等基础生存物资,在本质上,手段并不见得比直接掠夺仁慈多少。
顾君薰说着她所认识到的民生疾苦,林缚只是笑着回应,倒是不去揭开背后的血腥与残酷。
“大哥也不肯多住两天,说是今天午后就回青州去,前前后后都满不了一天。我嫂子在江宁都快要生了,他也不去看一眼……”顾君薰话里有着同为女人的抱怨。
“嗣元这时候怎么可能有工夫去江宁?他早一天回青州,也能多做一些准备。”林缚牵过君薰嫩如柔荑的小手,说道:“中午就请嗣元上山来用宴吧,过了这阵子,以后也是聚少离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