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陛下认义女 皇后起杀心

“陛下,那后来呢?”

“那时候苗寨很苦,越国的国君盘剥过度,不仅仅在寨子里大肆征兵征粮,而且还规定所有的苗女到了年龄不能嫁人,需要等国君安排人先选,那日恰恰有人进寨子选苗女,朕心中有她,自然不忍被人抢了去,故而跟她告白,让她跟我一起去中原,她不知道朕的身份,以为朕只是一个普通的中原人,入夜,朕打伤了守卫,带着她逃离了苗寨,逃到了中原,这个时候她才知道朕的身份,不过终究朕负了她,因为朕当时已经有正妃,而黛儿身份低微,先帝不允许我立她为侧妃,所以她只能以寻常侍妾的身份留在朕身边,王妃百般为难她,但是她都忍耐了下来,最终她怀上了朕的孩子,怀孕期间,皇后多次想要害了她,都被朕及时发现,直到生下来的是个女儿,皇后这才放过黛儿,未来多年,朕都害怕朕不在她身边的时候无人保护她,故而不敢再要孩子,但是还是有了朕的皇七子,那时候皇后已经有了3位皇子,朕也有存活在世的一共6为皇子公主,故而朕离京巡视之前跟皇后说,如果黛儿有什么事情,朕一定废了她,她满口答应下来,可是等我回来的时候,黛儿还是不在了,只留下了朕的幼子,朕伤心欲绝,打算杀了这妖后,但是太医说嘉妃死于难产血崩之症,朝中都是沐国公的人,朕竟然毫无办法。20年了,朕每每想起她,只能入夜看着这画像。”

“陛下,你之前去过的那个寨子叫做什么寨子,还有那个黛儿娘娘姓什么?因为陛下说的故事和我爹跟我说的故事很像,说姑姑就是在漓江边救了一个中原男子,后来那个中原男子带她离开了苗寨。”祈楼带着疑问

陛下摸摸她的头:“丫头,没错,朕就是那个中原人,嘉妃娘娘姓祈,名叫祈黛,就是你的姑姑,朕就是你的姑丈。”

小丫头一下捂住自己的嘴:“陛下,不可能啊!”

景帝笑了:“丫头,千真万确,我初见你时只觉得你跟你姑姑长的有点像,心中有了怀疑,就命人去查了你的籍贯来历,你姑姑是花腰苗寨头人的女儿,你就来自花腰苗寨,也是头人的女儿,你父亲的名字祈度,而我在苗寨的时候就见过他,那时候他不过是一个15、16岁的孩子,故而姑父想着把你留在身边,照顾你,也算对你姑姑的一些弥补,姑父已经安排了人去苗寨接你父母、弟弟入京了,日后他们可以享福了。”

小丫头眼泪汪汪看着陛下

景帝看着她,笑的无比慈祥;“楼儿,叫朕姑丈吧。”

祈楼略有停顿,终于叫了一声:“姑丈。”

景帝轻轻将她抱在怀中,口里说着:“乖孩子,乖孩子。”

景帝:“楼儿啊,朕明日朝会下旨收你为义女,封你为郡主,你大表姐如今在魏国,是魏国的皇后,你表哥在回京的路上,不日你就可以看到他,可惜这孩子在魏国已经成亲了,否者姑丈到希望你可以做朕的媳妇。不过楼儿放心,我梁国青年才俊无数,朕一定会为你寻一个好人家。”

“姑丈!”

“去睡吧,朕再陪陪你姑母。”

祈楼起身告退:“姑丈,今日楼儿能见到您,已经是天大的喜事了,真想把这个消息告诉阿爹、阿妈,弟弟,还有阿爷,那楼儿就先下去了。”

“去吧。”

祈楼走后,景帝回头看这嘉妃的画像道:“黛儿,我们的儿子要回来了,如今又找到了楼儿,这是你在保佑朕吗?朕真的很想你阿。”

.......

第二天,凤鸣宫,徐长令急匆匆的跑进了皇后殿中。

“娘娘,娘娘。”

皇后正在修剪盆栽,见徐长令急冲冲的进来,忍不住责备一句:“徐长令,何事如此急躁躁的,慢慢说。”

“娘娘,陛下今日早朝收了一女子做义女,而且封了嘉临郡主,这女子就是那被陛下带回钟郁阁服侍的苗女,名叫祈楼?”

皇后一听,顿时面色严肃,将手中的剪刀放下:“祈楼?姓祈?难道跟那个女人有什么关系?”

徐长令点头道:“娘娘,事情就是这么巧合,这祈楼就是那个女人的侄女,恰好居然也入了宫,而且还让陛下给撞见了,如今陛下还下旨派人去接这祈楼的父母家人来建都,如此一来,我们根本无法利用其他人强制与她了。”

皇后脸色阴沉:“这个女人真是阴魂不散,怎么都无法摆脱她。本宫得想想别得办法,太子离京了吗?”

徐长令:“太子今日早朝之后,就离京了。”

皇后:“你去安排人追上太子,让他走慢些,越慢越好,本来不想走到这一步,毕竟快30年夫妻了,你去唤司衣局的韩长令来见本宫。”

“诺。”

韩长令被徐长令带到了皇后面前

韩长令上前跪下行礼:“奴婢见过皇后娘娘。”

皇后喝了一口茶,放下,并不急着唤她起来

“韩长令,你如何入的宫没忘了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韩长令叩首道:“奴婢是娘娘提携入的宫,在宫中又多得娘娘照顾,这才走到了今天的位子上,奴婢的家人也托着娘娘的福,所以奴婢这条命就是娘娘的。”

“没忘就好了,这十几年基本没有任何事情托付给你,就让你自由在宫里做事,你来本宫这宫里,也都是些正经差事,故而吕绅如此谨慎的人,也从来不曾怀疑你,有到是养兵千人,用在一时,今日本宫送你一场造化,你可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