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0页

按照一个成年人正常生活的需要,一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大概在1公斤左右,其中代谢废物占到了50以上,而对于这些代谢废物,月面科考站却几乎是没有办法完全处理掉的。

即便月面种植单元能够消耗掉一部分粪便和尿液,让有机质重新进入循环,但这种循环效率却谈不上有多高。

再加上一些细菌和微生物的污染,导致卫生安全在月面科考站上已经成为了一个无法忽视的问题。光是为了将那些生活废料运回地球,就已经占用了一整艘运输船的运力资源了。

若是让人口的规模继续扩大下去,恐怕月球轨道施工委员会都得专门规划出一条运输屎尿的专用航线了。

然而dr-111活性微生物的出现,却是为一切带来了转机。

没有人知道它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项目就好像是突然出现在数据库之中的一样,在某一天突然被分配了人员进行研究。

虽然有人好奇过究竟是哪位大牛,又是从哪个地方采集到了如此牛逼的微生物样本,但由于文献资料的缺失,这一切也就不得而知了。

喝着咖啡,看着屏幕上从月面科考站那边反馈回来的数据,陆舟脸上露出了果然如此的表情。

正如他猜测的那样,这个dr-111微生物没有那么简单。

在有氧环境下,它在通过呼吸作用分解代谢物的同时,也会积累一种酮类物质,事实上这种酮类物质虽然对其他生物是无害的,但对它自身来说却是有害的。

长时间暴露在有氧环境中会导致整个微生物群繁殖缓慢,最终自我消灭。

不过相反的是,如果是在高氮气、二氧化碳浓度、以及光照环境下,这种微生物却会爆发出惊人的繁殖能力与进食能力。

它在吞噬、分解代谢物的同时,会通过类光合作用生成氧气,将太阳能固定在一种特殊的氨基酸分子链中。

虽然直接食用的味道可能不那么理想,但这种特殊的氨基酸分子链却是可以被绝大多数生物消化的,也就是说可以直接进入生态系统的循环。

不只是如此,这种生物对低重力环境有着超乎寻常的耐受力,并且即使是在宇宙射线的直接照射下,也能通过对自身癌细胞的分解与吞噬,来维持整体性状的稳定。

这玩意儿简直是绝佳的废物净化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