啧啧,没想到这未来人也挺幽默的。
“导弹全长11米,弹径为155米,发射重量351吨,最大投掷重量2088公斤。可部署于1200米深海底导弹井,最大射程可达21万公里。导弹侧面发射环为水下推进装置,如果在陆面使用就不需要那玩意儿。”
“发射机理为非分离式三级推进模式,即水下推进环将导弹推进至水下100米后与导弹分离,导弹自身引擎点火,将导弹推送至近地轨道后引擎熄火。依靠地球自转转移至目标上空后,引擎重新点火,垂直打击目标区域。”
“导弹外壳涂有反雷达材质,可将雷达反射信号缩减到一支海鸥的程度。理论上只有‘无源相干定位系统’能够侦测到该导弹发射征兆。”
在体型上,11米的全长相比起五大流氓那些动则二三十米的洲际导弹来说,无疑就像个袖珍的玩具。但毫无疑问的是,任何敢怀疑其战斗力的人,都将为此付出代价。
第436章 工程机器人
按照长11米、弹径(直径)155米计算,这导弹的体积大约为是207立方米,对于30立方米的储物空间来说,将这东西搬到现实去并没有什么大问题。
“战斗部件已经放进去了吗?”江晨指的战斗部件,自然是核部件。
“50万当量氢弹头。正在焊接外壳,已经快好了。”蒋林扬起拇指,指向那个正在忙活着的机械臂。
要问50万吨级核弹究竟是个什么概念?可以用四个参考数据来形容。
【暴露人员:41
坦克内人员:19
避弹所内人员:07
永备工事内人员:046】
这四个数据分别对应的是,50万吨级核弹对不同隐蔽物后的人员的致死半径(公里),这还不算放射性沾染伤害。当然,这是以现世的防护标准来评估的。
末世这边的动力装甲、坦克等装甲单位通常都内置了铅金属纤维隔层,所以对于辐射伤害的抗性都要高上很多。也正是因此,这个世界战时投放核弹的战略作用,主要还是通过脏弹瘫痪敌国基础设施,以及限制轻步兵进入战场等等。